气瓶检验站管理制度气瓶管理制度1管理要求1.1公司应从具有气瓶生产或气瓶重装许可证的厂家采购或重装气瓶,接收前应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得接收。1.2气瓶使用单位/中心应制定气瓶现场管理人员,在接收气瓶时以及在气瓶使用过程中每月定期对气瓶的外表状态进行检查,并按照相关安全管理要求,挂贴相应的标签。对有缺陷的气瓶,应与其它气瓶分开,并及时更换或报废。1.3对气瓶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具体内容参见附件1。(1)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常见气瓶颜色见gb7144-1999《气瓶颜色标志》,瓶装气体危险特性警示标签见gb16804-2011《气瓶警示标签》;(2)气瓶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问题;(3)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4)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5)气瓶的使用状态(满瓶、使用中、空瓶)。1.4气瓶检验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委托具有气瓶检验资质的单位对气瓶进行定期验,液化石油气钢瓶按照gb8334-2011《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执行;乙炔气瓶按照gb13076-2009《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执行;其它气体执行相应标准规范。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有严重损伤等,应提前进行检验。检验周如下:(1)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如空气、氧气、氮气、氢气、乙炔等),每三年检验一次;(2)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氩等),每五年检验一次。1.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库存或停用周期超过年限的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2气瓶搬运2.1搬运气瓶时,要旋紧瓶帽,以直立向上的位置来移动,第1页共5页注意轻装轻卸,禁止从瓶帽处提升气瓶。2.2近距离(5米内)移动气瓶,应手扶平肩转动瓶底,并且要使用手套。移动距离较远时,应使用专用小车搬运气瓶,禁止用肩扛、背负、拖拉、抛滑、脱手滚动或其他容易造成摔跌碰撞的办法搬运。2.3不得用身体搬运高度超过1.5米的气瓶到手推车或篮子等里面,可采用手扶瓶肩转动瓶底的滚动方式。2.4卸车时应在气瓶落地点铺上软垫或橡胶皮垫,逐个卸车,严禁溜放。装卸氧气瓶时,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得沾有油脂。2.5当提升气瓶时,应使用封闭的篮子或装物架。不得使用钢丝绳或链条吊索。当用起重机吊装气瓶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3气瓶使用3.1使用气瓶前使用者应对气瓶进行安全状况检查,除按照11.1.3条款检查外,还应检查减压器、流量表、软管、防回火装置是否有泄漏、磨损及接头松懈等现象,并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对检查不合格的气瓶不能使用。3.2气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地使用。如果在通风条件差或狭窄的场地里使用气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出现氧气不足,或危险气体浓度加大的现象。安全措施包括但不局限于排气装置、氧气监控器和气体探测器等。3.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气瓶应防止暴晒、雨淋、水浸。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遮阳或水喷淋等措施降温。3.4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分别单独存放,两瓶之间至少5米间距,且距明火10米以外,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3.5气瓶应立放使用,严禁卧放,特别是乙炔气瓶,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乙炔气瓶使用前,必须先直立20分钟后,然后连接减压阀使用。3.6气瓶及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沾染油脂、腐蚀性介质、灰尘等。氧气瓶阀不得沾有油脂,焊工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的工作服去接触氧气瓶阀、减压器等。第2页共5页3.7禁止将气瓶与电气设备及电路接触,以免形成电气回路。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在气、电焊混合作业的场地,要防止氧气瓶带电,如地面是铁板、要垫木板或胶垫加以绝缘。3.8气瓶瓶阀或减压器有冻结、结霜现象时,不得用火烤,可将气瓶移入室内或气温较高的地方,或用40℃以下的温水冲浇,再缓慢地打开瓶阀。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3.9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只能用手或专用扳手,不准使用锤子、管钳、长柄螺纹扳手,以防损坏阀件。装有手轮的阀门不能使用扳手。如果阀门损坏,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