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一、《新财经》【媒介概况】《新财经》杂志于2000年9月创刊,是全国第一家以股份制公司体制的财经媒体。全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每月1日出版,全国发行。《新财经》定位于”一本面向资本家和投资机构的杂志”,专注于财经重大事件的全面、深入的报道,并对投资者、经营者提供可操作的知识。创刊7年来,成为国内比较畅销的财经杂志之一,在政府有关部门、金融界、企业界、投资机构和经济学界有着较广泛的影响。【案例】创立《新财经》2000年9月创刊,由北京今日新财经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共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证券期货》杂志社共同发起组建。值得注意的是,《新财经》是中国第一家以注册公司形式存在的杂志。它的诞生被许多人视为中国媒体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尽管存在着政策限制,《新财经》还是以750万人民币“大胆”注册了“新财经杂志有限公司”。机制上的突破,并不意味着管理上的突破。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在《新财经》同样存在。由于《新财经》的大股东一人兼任《新财经》的董事长、社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长和总编辑,某种形式上全权控制了杂志的采编、发行和经营,“在资本的掌握下媒介人员的力量是多么弱小”。据悉,大股东与原执行总编郑建辉对办刊思路有分歧时,都以郑的妥协而告终。半年后,郑建辉与其他六位骨干集体“撤离”。2001年2月,上市公司“上海强生”接手《新财经》原股东、上海共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62.5万股中的120万股,每股价格1.50元。同时,又以增资方式以1元/股的价格认购120万股。经股本转让和增资后,”上海强生”成为第二大股东,《新财经》的实力也大大提高,注册资本变为1200万元。说起“上海强生”,这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出租车业,近年来才开始涉足传媒。2001年5月25日,“上海强生”投资发起组建“上海强生传媒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传媒的股权投资和经营、宽带网络投资和经营纸质媒体的发行以及各种文化传播事业等。注册资本2亿元,其中,“上海强生”投资1.6亿占80%股份。前期投资《新财经》杂志社的20%股权和投资《理财周刊》广告发行公司的20%股权以股权形式计入投入,其余一五510万元以现金出资。其余20%的股份由上海汇浦科技掌控。由此,上海强生传媒创投公司同时持有《新财经》20%的股权和《理财周刊》20%的股权。上海强生介入《新财经》,不仅给杂志社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而且为其注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灵活的机制加资本,使《新财经》具备了成功的初步条件。该杂志初期曾经打出“怎么赚钱、怎么花钱”的旗号,市场反应平淡能够重新细分市场与背靠“强”势资本密不可分。定位第3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6页在时下的传媒市场中,财经类媒体的表现非常令人瞩目,数量较多、竞争激烈。从老牌的《中国经营报》、《中国证券报》、《财经时报》,到新兴的《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新财富》、《智囊》,加上外资的《财富》、《世界经理人文摘》等,数十家财经媒体构成了传媒界的“财经军团”。对传媒来说,细分受众市场的变量主要有四类,即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结合杂志的情况看,读者购买杂志的需求和行为应该是主要依据。杂志细分市场应从受众行为的角度出发去区分受众对传媒的不同购买行为,区别出特定的需求,从而找到特定的目标读者。《新财经》细分市场首先遭遇的问题就是如何细分读者。如果以受众数量和需求数量交叉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四种不同的结果:单一细分受众的多个需要,以及多个细分受众的多个需要,一本杂志显然无法满足;追求细分市场的杂志既要细分受众,也要细分需求,找到单一细分受众的单个需求加以满足。从细分读者购买财经杂志的行为和需求看,有的可能没有明确的财经专业兴趣,购买财经杂志只为了掌握大体的财经市场;有的可能只对市场营销感兴趣,希望通过阅读杂志学习销售技巧、提高营销水平;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