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1.1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2范围2.1各类安全检测仪器等。3职责3.1安全科统筹管理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3.2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购置、安装、调试、保养和维护。4仪器设备的购置4.1根据工作需要,有安全科科长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负责拟购仪器的调研和采购。4.2调研过程中,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厂家仪器的性能,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定仪器型号,报部门负责人批准。4.3所购仪器必须符合合同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做退货或与供货方协商处理。4.4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的购置直接由设备设施负责人提出计划,安全科科长批准,并做好记录。5仪器设备的验收5.1安全科科长、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共同完成验收。5.2应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及书装箱单,并将资料存档,复印件供操作人员使用。5.3清点备件是否按合同规定备齐。5.4由仪器管理人填写验收记录、仪器登记表。5.5安全科科长确定仪器管理人员。5.6仪器管理人员对具备相应合格资料的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并做好验收记录完成验收。6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6.1仪器管理人员检查供电电源是否与仪器相匹配,仪器设备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6.2仪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应在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安装调试中发现的问题,由仪器管理人员及时汇总反馈给生产厂家解决。6.3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仪器使用人员要及时记录仪器的各项工作性能,审查仪器的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递交调试、性能检验报告。6.4调试期间,仪器使用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厂家的培训,独立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6.5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后,仪器使用人负责写出书面调试报告,进口仪器说明书应译成中文后与仪器的原始资料一起存档,当说明书内容较多时,应至少将仪器操作程序翻译成中文。7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完好)、“三防”(即防尘、防潮、防震)、“四会”(即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简单维修)、“四定”(即定人保管、定人养护、定室存放、定期校验),保证仪器设备性能安全可靠。7.1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认真学习,熟悉仪器的工作性能,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认真操作。7.2大型精密仪器要专人专管专用,责任到人,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一般仪器也不得随意搬动。仪器离开、返回实验室均应通知仪器管理人员,仪器返回后,在使用前由仪器管理人员对其性能进行核查,显示满意结果方可使用。7.3仪器使用后要记录仪器的工作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无异常现象发生等,填写仪器使用记录表。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切断电源、热源、气源等,并1做好防尘措施。7.4按照仪器规定达到的指标或调试时的性能指标定期进行检验,并且登记备查。(大型仪器半年一次,常规仪器三个月一次,检验项目包括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与精度等)。7.5不是经常使用的仪器要定期通电检查(梅雨季节每周通电一次,其它季节半月通电一次)和更换防潮硅胶(硅胶发红即更换)等,并且登记备查。7.6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电脑不得安装与仪器使用无关的软件。7.7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要按特殊要求进行维护。7.8仪器室内要穿工作服,不准吃零食,不准吸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干燥,一切有腐蚀性物质不得存放在仪器室内。8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8.1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号、固定资产号、购置日期、仪器管理人员等。8.2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并专人负责存档。档案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进时间、启用时间、验收报告、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8.3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其中仪器责任人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8.4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操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