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一新管理制度20XX年.12.162013-2014年正阳一高高三第十二次测试题文科综合命题:徐良张宁周莹莹审题:李宏军王琳郭冰冰组题:张宁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学校组织学生去XX省某山区进行夏令营活动,需要借助地形图完成相应的活动安排与设计。读图完成1~2题。1.图中a、b、c、d四个地点,最合适在活动期间搭帐篷宿营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是由两座山丘组成的丘陵地形b.河道弯曲,水流湍急c.陡崖的相对高度一定不超过120米d.山体险峻,坡陡谷深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22℃等温线向北凸出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高于丙地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4.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长,封冻期短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多呈东北一西南走向第1页共18页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完成5~7题。15.甲、乙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别表现为a.气候类型b.气温年较差c.年降水量d.盛行风向6.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理纬度b.海拔高度c.植被状况d.山地坡向7.图中所示山脉是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横断山脉d.大兴安岭下图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局部),回答8~9题。8.关于洛阳北——商丘冲积扇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些年冲积扇面积呈逐渐减少b.近些年冲积扇增长速度加快c.沉积物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d.沉积颗粒物自西向东逐渐减小9.富士康选择落户郑州而不是开封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交通条件b.城市等级c.土地租金d.产业基础下图数码①②③④示意我国某山和欧洲某山地南坡、北坡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各数码示意的坡向说法正确的是a.①坡是北坡和迎风坡b.②坡是南坡和迎风坡c.③坡是阴坡和背风坡d.④坡是阳坡和迎风坡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造成①②坡雪线低于③④坡的主导因素是纬度b.影响①②坡与③④坡基带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2c.②坡植被带上限高于①坡是因为②坡是迎风坡降水多d.④坡上针叶林分布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12.小刘2012年7月10日在中国建设银行存款20000元,定期两年。因急需用钱,小刘于2013年4月10日,从银行里把该存款全部取出。根据相关规定,小刘在取款时应得利息为(从2011年7月7日实施,单位%)a.45元b.75元c.116元d.125元13.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需要不同手段共同作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也不能完全解决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问题。但它至少有助于打破“价格过低—养殖户亏损—退出养殖—未来供应量减少—价格高涨—需求量下降—产品积压—价格下降”这个怪圈。若p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其他条件不变,生猪投保第2页共18页后会带来一些变化,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14.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以土地流转为目标,采用出让、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无疑会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①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可以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和加强管理③完善了农村的上层建筑,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④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形式,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5.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013年10月份,中央财政安排50亿资金用于清洁北京周边空气,不少地方也加大治理雾霾天气的资金投入。这说明①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行政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