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体系建设工作总结个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响山子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关于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七个文件精神。建立建全以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平台,以农村经济组织、综治维稳组织、便民服务组织、文化宣传与环境组织为基础协调整合全村各方面利益,开创我村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一、发挥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我村共有54名党员,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以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每年“七一”党的生日,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每季度组织学习各时期党的文件及政策,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全心全意的人民服务思想,做到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今年我们又发展了2名年青新党员,以充实党组织的核心力量,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人。如今积极要求入党的人多了,争做好人好事的人多了。要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员素质,规范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村级治理新架构,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村级事务“四议一审两公开”的工作模式,保障村民在村级社会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我村在2010年按上级的有关政策规定,将超标机动地按面积多少给新增人口及当时(二轮土地延包)分地的人口不等量的分配,对响山子35户没有确权的果园分别履行合同及现在进行的山林确权工作,按照政策结合本村的实际由村民代表决定有关事项,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而扩大了村民对政策的知晓率。三、完善经济组织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社,按照上级政府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广大村民围绕本地第1页共20页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远近闻名的响山子的餐饮一条街及集垂钓餐饮住宿为一体“岳家山庄”,带动了周边群众,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大榛子专业合作社,占地约200亩,每年出售大批量大榛子及亩木,每年获利15万元。由原来的一户发展到现在53户,面积由原来的200亩增至900亩,收入增至55万元。非公有企业4户,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120人,提升了我村农业经济市场化、组织化、合作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健全综制维稳组织体系,创建平安响山子村,我村设有警备室,由12组成治安巡防队,治安巡管员3人、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治安维稳工作。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茅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我村处于南部山区、地坡山多,每年“三头”问题纠纷严重,即地头、墙头、山头。有的发生于村民之间,有的发生于村民与集体之间,这些茅盾如果解决不好,会导致升级、激化等现象,由于防稳组织的建立,广泛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多年我村无一例治安案件发生,无一例群众上访,我们要不断总结新经验,新作法,创新社会管理,确保我村一方平安。五、发展便民服务组织体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代民办事、为民解忧、帮民致富、让民满意为核心、以方便服务群众为宗旨、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村设立60平方米的综合便民服务大厅,由村干部负责担任全程服务代理员,并对代理员进行专业、政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确保为村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村民办理新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新农保、计划生育指标、低保、五保等民生事项,程序一目了然,拓展了群众办事的知晓率,让每个来办事的村民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便民服务大厅的设立,更拉近了党群干群的关系,群众与党员干部面对面交流,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受理;二是承办;三是回复。做到小事不出村,确保群众满意,要不断提升党员的干部自身素质,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六、推进文化宣教与环境组织体系,在满足群众日第2页共20页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加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建立了3500平方米的健身娱乐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