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储存治理应急方案第一章总那么1:为加强液氨储存、装卸环节的平安消费技术治理,进一步标准液氨储存、装卸的平安消费行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平安,防止事故发生,向应集团公司关于印发《中国国电公司液氨使用平安治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按照《危险化学品平安治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平安标准化标准》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等,制定本标准。2:本标准适用于我厂从事液氨储存和使用等相关单位的液氨储存、装卸的平安消费技术治理。3;涉及液氨储存、装卸的部门,应认真落实“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恪守危险化学品平安消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平安消费责任制度,积极开展平安标准化创立活动,不断改善平安消费条件,提高平安水平,确保平安消费。4:液氨的储存、装卸装置和设备,应做到平安可靠、技术先进,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设备。氨站四周要做相应的隔离带,防止无关人员以及无关车辆的靠近。第二章液氨的理化特性1:理化特性;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蒸汽压506.62(4.7℃);熔点-77.7℃;沸点-33.5℃;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2(-79℃时);相对密度(空气=1)0.6。2:危险性:爆炸极限(体积分数%)16~25;燃点630℃;由于氨气具有复原性因而严禁与: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接触,而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与空气混合构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易引起燃烧爆炸。由于液氨(无水氨)是液体,1m3液氨气化后可构成790m3的气体,因而要保证储罐的气密性和耐高压性。3: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吸入式损害: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攻击作用,高浓度的那么可造细胞组织的溶解坏死,当空气中氨的浓度到达5000ppm时就会使人失去知觉,造成窒息死亡。液氨的温度特别低(可达33℃)在这个温度下与人体接触特别容易造成冻伤,使衣服冻结在皮肤上。且由于其无水性造成液氨极易吸水生成氢氧化鞍,对人体有极强的脱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永久性坏死。液氨比空气重,泄露后会进入四周地底中;氨气比空气轻,具有流淌性。因而当发生液氨绣楼时,应尽量向地势较高上风向位置逃离。4:液氨的应急监测方法:(1):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氨气敏电极检测仪。(2):快速化学分析法:溴酚蓝监测管法,百里溴酚蓝监测管法《突发性环境事故监测与出路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5:实验室监测方法:(1):纳氏试剂比色法(GB/T14668-93,空气)(2):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679-93,空气)第三章氨站的日常监视治理1:对氨区做相应的隔离防护网,禁止车辆和无关人员的靠近。在氨站四周20M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人员进出氨站应关闭等通讯设备。2:在氨站相应的管道和设备上悬挂明显的警示标志。3:储量超过10吨的液氨罐进出口管线,设置具有远程操纵才能的紧急迫断阀。4:液氨罐的储氨量应严格操纵在储罐最大容积的85%以内,防止应环境以及温度等的变化而引起的爆罐。5:装备至少1名在岗的液氨专职人员,负责液氨的接卸和储存等详细工作。6:检修等其别人员在氨站作业时,禁止使用其他铁质工具,应使用铜质工具,防止火花的产生。7:液氨接卸应采纳金属万向管道冲装系统,禁止使用软管接卸。且金属万向管道应设置在储罐围栏内部,禁止单独置于围栏外,通道旁。8:所有液氨输送的管道法兰垫片应参照《石油化工常用法兰垫片选用导那么》(SHB-SO1)选用耐用,平安功能高的垫片,禁止使用石棉橡胶垫片。9:液氨储罐区主要的参数,包括罐内介质的液位,温度,压力等,应具备实时远方监视和高限,低限报警功能。10:液氨储罐区和接卸场所设置固定式的氨气浓度报警仪和视屏监控系统,信号传输至相应的值班室。11:在氨区设置相应的事故报警装置。12:氨区的围栏设置应满足在紧急事故下人员的快速,平安撤离,并设置相应的逃生出口。13:液氨储区和蒸发区设置洗眼器等平安卫生防护设备。洗眼器的水源应为饮用水水质,并定期放水冲洗管道。14:在氨区醒目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注明液氨的特性,危害,现场泄露后的应急措施报警灯,同时设置治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