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2题。1.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2题。3.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B.b点能看到m点C.m、n为空中索道D.a地可能形成瀑布4.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常绿阔叶林结合中国地理相关知识,回答3题。5.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6.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滥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7.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较,其相似点与相异点是①地势平坦,但海拔高度差异大②同属于中纬度,但海陆位置差异大③湖泊众多,但湖泊性质和类型差异大④受季风影响显著,但季风来源差异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据此回答2题。8.我国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里的三江指的是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⑤9.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不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多冻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读下图,完成2题。10.根据图是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1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汾河谷地、松嫩平原D.汉水谷地、黄淮平原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2题。12.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3.下列城市最不适宜发展太阳能电站的是()A.北京B.重庆C.上海D.拉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4.读“贵州地形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克服低温凝冻、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迅速发展,目前茶园面积超过52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材料二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1)描述贵州地形的基本特征。(2)分析贵州石漠化的成因。材料三贵、闵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32.195400贵州52010.27786(3)近年福建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己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分析贵州发展茶叶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4分)福建省为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该省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喷水、建防护林等方法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4)任选一种方法,简析其地理原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左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3)指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