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单元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2·四川卷)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解析:某些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所以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渗析。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D.从海水中提取物质不一定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解析:海带中碘元素以I-的形式存在,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时,过滤后还要加入氧化剂(如氯气等)将I-氧化为I2,再加入萃取剂(如CCl4等)进行萃取、分液,最后经蒸馏获得单质碘,A错误;电解氯化钠溶液得不到金属钠,B错误;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其熔融态不导电,C错误;从海水中提取的物质有多种,有些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如海水中提取镁、溴等,有些物质不用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用物理方法即可,如从海水中获得食盐、淡水等,D正确。答案:D3.(2015·九江调考)下列有关各装置图及对应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可电解精炼铝B.用乙装置可制备Fe(OH)2C.用丙装置可制得金属铁D.丁装置可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解析:AlCl3溶液电解时阴极上不是铝离子放电,而是氢离子放电,所以A选项错误;四氯化碳比水重,所以B选项错误;D选项中应该将装置中NaHCO3和Na2CO3的位置互换才能验证,所以D选项错误。4.下列关于海水淡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蒸馏法淡化海水(如图甲)原理简单,但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锅垢,很难大量生产淡水B.利用太阳能蒸发海水(如图乙)是一种环境友好、节约能源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方法C.利用海水淡化产生的高浓度的卤水来提取有用物质,是海水利用的基本思路D.研制高性能的渗透膜来提高海水淡化效率,最终实现海水自动转化为淡水解析:反渗透法淡化海水,必须给海水加压才能实现,不论半透膜效率有多高,都不可能让海水自动转化为淡水,因为这一过程是不自发的,而淡水转化为盐水则是自发的,D项错。答案:D5.(2013·江苏卷)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解析:H2燃烧的产物只有H2O,所以H2作燃料最环保。答案:D6.(2012·全国课标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只有B项正确。答案:B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带提取碘的第一步,是将海带灼烧,该操作在蒸发皿中进行B.海水中提取食盐,是将海水在坩埚中蒸发结晶,直到只剩下少量的水,才停止加热C.工业上制备银和汞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D.臭氧层可以减少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所以地表上的臭氧浓度较大会使环境更好解析: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所以A选项错误;蒸发溶液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所以B选项错误;地表上少量的臭氧对环境有利,但过量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C8.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CO2Na2CO3B.CuCu(NO3)2溶液Cu(OH)2C.FeFe2O3Fe2(SO4)3溶液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解析:A、B两项中不仅浪费了C和Ag,而且NaOH、AgNO3的价格比最终产物高得多,经济上不合理;C项理论上不合理,Fe燃烧生成的是Fe3O4;D项CaO(生石灰)的价格比较便宜,且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答案:D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B.控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C.硅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