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我与共和国传媒界(一)柴春泽日记时间:1971年12月19日地点:赤峰六中前几天昭乌达盟革委会教育组给市里打电话,要求我写带头上山下乡的文章。我整理了在赤峰六中毕业班表态下乡发言稿及市里召开的应届毕业生座谈会发言交了差。本月17日,中共昭乌达盟的机关报《昭乌达报》发表了我写的立志上山下乡干革命的文章。同时刊发的还有赤峰市第九红卫兵郭丽梅等人的文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报上发表文章……。近几日,赤峰市广播站设在沿街的高音喇叭内连续播诵这篇文章……。一些同学见到我说:“在家里从小广播喇叭中听到你要下乡的文章了”。一个下乡的事,真值得这么连续宣传吗?看来是动员宣传的需要。听说各校动员下乡时都有不少困难,班主任和工宣队的还到家里去做工作。中学毕业留城工作,只有百分之几。都是因病或家里生活特别困难的。绝大部分都要动员下乡,这是大势所趋,已不是个人愿意不愿意的事……。留城里靠父母生话?谁能给工作……?我与共和国传媒界(二)柴春泽日记时间:1973年10月25日地点:玉田皋公社本月22日《昭乌达报》第三版以《农村新一代——记下乡知识青年柴春泽》为题刊出了介绍我下乡情况的通讯。两年前(1971年12月17日)《昭乌达报》刊发了我写的文章,表示做为红代会负责人决心带头上山下乡。今年下半年以来《昭乌达报》驻翁旗记者站的记者几次到玉田皋了解知青下乡情况。公社负责知青工作的张文彬同志通知我:公社党委已决定你要接受记者采访……。我如实地向来访的记者讲述了我自1971年12月下乡以来的情况。采访后并没能有什么音信。1973年10月22日《昭乌达报》第三版刊出的这篇通讯,一定就是前段时间采访我的内容。这一版有一个通栏标题:“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我与共和国传媒界(三)柴春泽日记时间:1973年12月23日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地点:昭盟党校1973年12月13日,中共昭乌达盟委员会发出《向昭乌达盟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柴春泽学习的通知》通知说:“将柴春泽同志给他父亲的复信在《昭乌达报》上发表,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和广大群众认真看一看,想一想,怎样才是真正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怎样才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做为老一辈人应该怎样对待子女的前途和成长,做为青年的一代,应具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抱负……”。1973年12月20日《辽宁日报》以“小将的挑战”为题刊发的《辽宁日报》编者按:说:“今天本报发表了下乡知识青年柴春泽同志,今年9月2日给他父亲的一封信……”。我与共和国传媒界(四)柴春泽日记时间:1974年1月19日地点:盟革委会一所1974年1月5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以《敢于同旧传统观念决裂的好青年》为题刊登了我给父亲的那封回信。编者按说:“这是下乡知识青年柴春泽组他父亲的复信,很值得一读”。这封信,代表了我们的革命小将在思想领域里向老将的挑战,看谁敢于同旧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柴春泽,还有千千万万的下乡知识青年,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扎根农村,建设农村与轻视农村,轻视农业劳动的旧思想,旧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我们的老将们,经受过革命斗争的多次考验,经过了党的长期教育,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更应该坚决地支持子女上山下乡扎根农村。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革命小将向老将挑战,也愿意看到更多的革命老将接受小将的挑战,带领小将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我与共和国传媒界(五)柴春泽日记时间:1973年12月21日地点:昭盟党校昨天的昭乌达报第三版以《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促进派》为题;刊发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了我父亲柴文的文章。父亲在文章中说,做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干部。不应把孩子看做自已的私有财产,而应当把他们看做是祖国的未来,革命的希望。并且对孩子不能只疼在生活上,而应疼在根本上。父亲这才是对孩子最根本的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