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语读后感共产党员的“修身”、“立德”与“廉洁”--《之江新语》读后感《之江新语》收入了习近平同志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间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短论232篇,其中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修身、立德、廉洁等内容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和指引,为共产党员如何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从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共产党员如何“修身”古人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修身、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中,“修身”往往是指修养身心,其具体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习近平同志提出,按照今天的说法以及具体到共产党员来说,“修身”就是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才能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如何“修身”,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提出首先应“树立五种崇高情感”。我们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所赋予的,所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其中,习近平同志认为情为民所系是基础,而要做到这点,就应该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一切为了群众”,“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此外,读书学习则是得以实现“修身”的重要方法,是广大党员“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同志认为学习应有三种境界:首先要有志存高远的追求,并且能够耐得住清冷和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刻苦钻研,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第1页共3页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学习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读书学习应具有三种境界的基础上,面对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的形式,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还应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二、共产党员如何“立德”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习近平同志认为身为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首先要在思想上“立德”,也就是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不是因为想要搞特权、谋私利,而是“要对党忠诚,对组织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群众负责”。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应该时刻牢记“入党为什么”,办任何事情都要想到党的事业和党所代表的群众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恪守为民之责、履行为民之职。身为共产党员,我们还应该把“心无百姓莫为官”的古训牢记心上,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做到用权为公而不为私,一定要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我们共产党员的所有权利与荣耀都是人民赋予的,要想真正在群众心中留下一点“声名”、留下一点印象,就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恪尽职守,尽到造福一方的责任,要“时时刻刻为百姓谋,不能为自己个人谋”。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在任时既要“多”办一些近期见效的大事、好事,又要着眼长远、着眼根本,多做一些打基础、做铺垫的事”,身后留下实实在在的业绩,而不是只为自己留名的“政绩工程”。三、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廉洁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清正廉洁,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提出,首先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第2页共3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自律意识,实行自我约束,自觉做到清正廉洁”,用“思想武器”和“人格魅力”管好自己。其中,“思想武器”是指自我批评,它与我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