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助推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机理分析碳正离子稳定性总结摘要。目前,我国碳金融发展尚处于低层次的初级阶段,市场发育不足与机制体制缺损共存并相互恶化,导致碳金融市场融资风险大,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开发性金融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其有助于解决我国碳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开发性金融借助国家信用和融资支持,通过提高低碳企业的信用水平,完善市场机制、体制,促进其成长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终实现低碳企业的市场化融资,推动我国碳金融和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关键词:开发性金融;信用增进;信息溢出;风险防范;金融孵化jel分类号:g3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5-0041-05一、我国碳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革方向我国的碳金融发展刚刚起步,目前主要是由清洁发展机制带动产生的碳金融,虽然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总体看,制约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碳金融的资金短缺。主要成因。一是低碳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为投资回收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但社会资金的逐利性导致对低碳企业投资的短期性,从而出现了对低碳企业资金供给的短期化与资金需求长期化的矛盾。二是低碳企业大多发展时间短,实力弱,信用状况差,稳定性差,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担保、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等综合配套措施,虽然从长期来看,总体盈利水平较高,但当期盈利水平远低于其他企业,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缺乏对其融资的积极性。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低碳企业难以采取市场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因而只能依靠政府直接投资,融资渠道单一,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我国碳金融发展。第1页共4页2、碳金融的市场发育不足,机制体制缺损。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尚处于低层次的初级阶段,低碳企业的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碳金融的市场主体尚未真正成长起来。而且碳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虽然取得了初步发展,但尚不具备开展评估大型低碳项目的能力。这说明,我国碳金融的市场发育不足。同时,我国促进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机制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碳金融市场发展规划、配套的扶持政策以及合理的中介结构,如市场结构、产权结构、法律结构等,即使在某些方面有所成效,也与碳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不协调。严重影响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且碳金融市场发育不足与机制体制缺损还存在相互影响,市场发育不足导致碳金融市场的相关机制体制难以尽快建立和完善:反过来,碳金融市场的机制体制缺损又导致低碳企业发展缓慢,进而加剧了市场发育不足,两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碳金融的市场发育不足与机制体制缺损的恶性循环,导致低碳产业的朝阳产业和准公共产品特征难以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无法吸引到大量的社会资金,从而造成碳金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较弱(丁玉梅,2010)。二、我国碳金融发展需要开发性金融的支持(一)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与作用开发性金融具有特殊的金融运行机制,既不同于政策性金融,也难以与商业性金融划等号,而是介于其间,是政府赋予特定职能的金融机构,坚持市场运行与经营绩效并重,通过发挥资金支持作用,推动特定产业及领域的市场制度建设和机制体制完善,以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目标。开发性金融的运行机制表现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借助国家信用,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开发性金融债券筹集资金。按照政府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市场业绩确定资金支持的对象和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以经营项目所获得的资金回报偿还发行债券应支付的本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差异是,政策性金融不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可以对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的项目进行中长期大额融资,发挥着财政拨款的补充和延伸作用。开发性金融是对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和深化,在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基第2页共4页础上,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开展经营活动,通过对体现政府特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企业及其项目发放贷款,促进市场培育和机制体制建设,因而是政府、市场、金融三者力量的结合。其作用和潜力远超过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