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F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继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后,对直线运动规律的进一步学习,本节内容还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以及一些更复杂运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位移、瞬时速度、加速度、位移图像、速度图像等概念为基础。从“重物竖直下落”入手,通过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讨论,发现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通过对“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的DIS实验研究,得到v—t图像。然后通过对v—t图像的分析、讨论,建立匀变速运动的概念,认识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特点。结合加速度的概念,通过演绎推理得到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类比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利用flash课件交互,演示“无限逼近”的情景,然后经过演绎推理,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最后,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知道公式的应用思路。本节课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应用DIS实验研究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形成乐于探究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3)初步学会利用图像分析、归纳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推导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研究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认识猜测假设、分析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2)通过用图像推导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过程,感受转化、无限逼近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中,体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2)在通过探索发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的过程中,感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特征,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公式。难点:由速度图像探究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四、教学资源1、探究模板:学生探究学习工作单。2、信息平台:基于校园网的教学平台,基于视频投影仪的交流平台。3、DIS实验:力学小车、导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五、教学思路本设计包括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和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两部分内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真实的运动过程,驱动学生的实验探究,在初步发现的基础上,以新的问题,将研究引向深入。通过应用DIS研究小车沿斜面的下滑运动,测出速度图像,然后从图像上归纳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推导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特点,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方法是:以DIS实验及由实验得到的v-t图像为基础,运用类比、猜测假设、分析归纳、演绎推理、无限逼近等科学方法,通过对v-t图像认识的讨论、交流,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特点,归纳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由速度图像探究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方法是:类比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利用flash课件演示“无限逼近”的情景,通过分析、讨论,得出可用速度图像“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然后经过演绎推理,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本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多种方法的教育。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流程图说明活动Ⅰ交流讨论对课外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结果的交流,重点交流由实验数据画出的位移时间图像,及对位移变化规律的猜想。活动Ⅱ问题讨论讨论如何确定物体下落运动位移跟时间之间具体函数关系的“化曲为直”的研究方法。活动Ⅲ化曲为直学生对S-t图像进行“化曲为直”的猜想进行具体验证,得出物体由静止下落位移与时间之间S=At2的实验结论。问题I设问1重物下落速度究竟怎样随时间变化?规律如何?关系式S=At2中的A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匀加速位移公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