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周期运动1.(2000)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米的六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时到达质点,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秒时,质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秒<<5秒这段时间内(A)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C)质点向下运动(D)质点f保持静止2.(2001)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为M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T=2π(B)T=2π(C)T=(D)T=3.(2001)如图所示,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v、2v、3v和4v,a、b是x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l。在t时刻a、b两点间四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由该时刻起a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ABCD4.(2002)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D.c处质点的振幅为2A5.(2002)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行,行星的质量M与卫星的质量m之比M/m=81,行星的半径R行与卫星的半径R卫之比R行/R卫=3.6,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的半径R行之比r/R行=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卫,则在卫星表面有:GMm/r2=mg卫……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3600.上述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求出正确结果.6.(2003)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B.频率由波源决定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D.能在真空中传播7.(2003)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1为t=0时刻各点所处的位置,图2为t=T/4时刻的波形图(T为波的周期)。在图3中画出t=3T/4时刻的波形图。8.(2004)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为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9.(2004)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系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当沿细线方向加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给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v0,使小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若v很小,则小球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10.(2004)A、B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图中标尺每格长度为l。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v时的波形。11.(2005)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v0OEABCD图1t=0图2t=T/4图3t=3T/4abS1S2图(a)v123456789123456789图(b)12.(2005)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则图中的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13.(2005)如图所示,A、B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A)位于B处时动能最大.(B)位于A处时势能最大.(C)在位置A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的动能.(D)在位置B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的机械能.14.(2005)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A)1:3(B)1:2(C)2:1(D)3:115.(2005)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