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长度的测量和直线运动1.(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图a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mm。图b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____cm。2.(湖北省黄冈中学、华世达附中等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高三联考、湖北省鄂南高中、荆州中学、华师一附中、孝感高中、黄冈中学等八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如图所示,(甲)图是某学生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由于实验中连接重物和木块的细线过长,所以当重物着地后,木块还会在木板上继续滑行,图(乙)所示纸带是重物着地后的一段打点纸带(注意图中任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没有标出)。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_____m/s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g=10m/s2,忽略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所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0.500.050(或5.0×10-2)解析:,由μmg=ma可得,μ=0.050或5.0×10-2。3.(四川省成都高新区高2013届统一检测)下图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打点频率为50Hz,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AB、DE之同的距离分别是2.40cm和0.84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6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是。(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0.52m/s2偏小解析:,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实际频率为60Hz,那么该同学计算加速度时的打点周期T的取值偏大,得到的测量值偏小。4.(江西省宜春市五校2013届高三联考)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较准确地测量物体转过的角度,为此人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标有刻度,且每一刻度对应角度为1°,圆盘外侧有一个圆弧形的游标尺。如下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圆盘的一部分和游标尺)。圆盘上刻有对应的角的度数,游标尺上把与圆盘上9个刻度对应的圆心角等分为10格,试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读出此时游标尺上的零刻度线与圆盘上的零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为。4.19.4°~19.5°解析:参考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图示夹角为19°+5×0.1°=19.5°。5.(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来记录小车的运动,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1)实验后,甲同学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测量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了小车运动过程中各计时时刻的速度如表格所示。位置编号012345时间:t/s00.10.20.30.40.5速度:v/m·s-10.420.670.921.161.421.76分析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做________运动;由于此次实验的原始纸带没有保存,该同学想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其估计算方法如下:x=(0.42×0.1+0.67×0.1+0.92×0.1+1.16×0.1+1.42×0.1)m,那么,该同学得到的位移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位移。(2)乙同学的纸带如下图,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3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3=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本小题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6.(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1月月考物理试题)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图(b)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相距L=0.5m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用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