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一个家》读后感他们家虽然穷,但没有失去爱心。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星期六,胡继汕看了四川汶川地震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他看不下去了,拿起一个袋子出去了……“孩子,拿去吧。”一个老爷爷给了胡继汕几个瓶子。胡继汕连忙说:“谢谢您,老爷爷。”第二天,胡继汕把钱放进了投钱箱,同学们一看,“哇,三十块。”老师也非常惊讶。她对胡继汕说:“你家经济也困难,你有这份心意就行了,钱你就拿回去吧。”“不行”胡继汕坚定地说“连拾破烂的老爷爷都帮我,现在别人有难了,我怎能袖手旁观呢。”读到这一段,我非常敬佩他,我们在别人有难的时候,就得帮助别人,那么在我们有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我们。我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人间天堂。第二篇:《肩挑一个家》读后感《肩挑一个家》读后感赵越这个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肩挑一个家》。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千头万绪顿时涌上心头,那份感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卖馒头的小女孩谢长玉的故事。因爷爷去世,父亲身患癫痫需要她照顾,年迈的奶奶因车祸双脚不再利索,照顾这个家的担子就落到了年仅10岁的谢长玉的身上,而为了维持生计,谢长玉不得不卖馒头。每天,谢长玉早早地起来,她必须先进县城卖馒头,然后才能去上学,等到下午放学之后再进村卖。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她都一如既往地卖馒头,从来没有因为做生意而耽误上学。谢长玉起早贪黑,难道她这样是为了自己吗。不是,而是为了她的家,为了多卖一个馒头,多存一些钱,来贴补家用。炎炎夏日,当你吹着空调,睡着香喷喷的觉时,谢长玉已经在去卖馒头的路上;当你放学后,吃着美味的点心,做着作业的时候,她还在骄阳似火的太阳下卖馒头;瑟瑟寒冬,当你还在暖洋洋的被窝里睡懒觉时,谢长玉已经卖了一两个馒头了;当你放学时,在暖气第1页共4页房里写作业时,她仍坚持在寒风刺骨的冷风中忙碌着。她多么独立啊。假如现在你的父母长期不在你身边,而且不给你留一分钱,你会生存下去吗。我想不会,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父母创造的温室里,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连喝一杯水都要父母倒,父母也对我们百依百顺。因为是家里的独苗,每当遇到什么困难,家长都会挺身而出替我们解决、安排,自己的事从来没有自己动手过,从来没有独立过。我想号召大家。走出父母创造的温室,让自己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家长,让自己也尝尝独立的滋味。第三篇。《肩挑一个家》小学读后感捧回《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肩挑一个家》这本书,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这本书中的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潸然泪下。“每一朵花都记得要为生命怒放,这是花朵与生命的约定。”这本书中记录着许许多多真实少年的故事,他们拥有美德,心灵高尚,是他们告诉我们文学,讴歌生命;他们的故事,相传久远;他们的少年,灿若朝花……“挤公交,刷月卡,挤不上的要迟到。包看好,钱抓牢,角子掉了满地找……”看到这儿,我笑了,它给我带来了欢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经过妈妈的解释,我明白了其中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真谛。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第一个故事——《一盏温暖的莲花灯——李晨瑶的故事》。正如第一首歌词一样,这个故事是欢乐的。李晨瑶是“红色印象”爱心小队队长,当她看到一位孤僻的老奶奶时,她将温暖带进了那位老奶奶的家,虽然第一次遭到了老奶奶的拒绝,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温暖了老奶奶。而书中的那朵莲花灯,跟老奶奶的遭遇是一样的,刚开始只有它给老楼带来生机,但当老奶奶接受李晨瑶时,它也融入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花灯中,来到了热闹的夫子庙里。“那是一盏粉红色的莲花灯,每一个花瓣都晶莹透亮,透出温暖的光芒。”让我记忆深刻的另一个故事是《海的女儿——宫湛秋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读后不禁心酸。年幼时,小湛秋的妈妈便第2页共4页离她而去了,爸爸得了胃癌,遇到这种灾难,哪有不哭的呢。而小湛秋却不掉一滴眼泪。然而,在小湛秋的内心深处,没人知道她已经哭过多少次、哭过多少回。湛秋表现得如此坚强,是因为她深深地明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