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應用多媒體教學於高職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國文科之歷程研究賴倍玉*1,研究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孫伶伶2,研究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劉正雄3,研究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劉威德4,副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摘要身心障礙學生安置計畫在公私立高中職推動近六年,這些身心障礙學生在普通班的學習課程和教材內容與一般學生相同,但在各科目的學習成效並未因此而提升,反而有學習停滯的現象發生,為了使身心障礙學生有更佳的學習成果展現,參考特殊教育之相關文獻,配合95暫綱中明訂之「資訊融入教學」,以實施國文多媒體教學來當作研究媒介,針對個案的需求設計教學與輔導策略藉由個案的回饋來探討多媒體教學的可行性。本研究之對象為安置在斗六家商高三幼保科的學習障礙學生,研究方法採參與觀察和深入晤談;本文先就研究動機中陳述提升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效的必要性,次就文獻探討分析高職之身心障礙學生的國文學習現況與國文多媒體教學之意涵,接著就輔導個案的觀察、晤談,以及研究者的教學輔導策略的運用議中,提出實施國文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和相關建議,並建構高職學生的學習歷程圖,俾利教育當局、學校、老師、後續研究專家與學者參考。關鍵字:多媒體教學、身心障礙學生、特殊教育、資訊融入教學、國文科壹、前言1998年7月至2004年6月教育部發展與改進特殊教育六年計劃基本目標為發揮特殊教育行政功能實施零拒絕理念、提昇特殊教育締造無障礙的教育環境、擴大特殊教育服務的範圍與數量朝向融合教育理念、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延伸特殊教育服務年限、整合特殊教育家長參予、加強實施個別化教育計劃服務的品質。而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在2005年推動「台灣省暨金馬地區身心障礙學生12年就學安置」,旨在讓身心障礙學生被安置在普通班級中,和一般學生不分類別及及輕重共同學習,以融合合併普通及特教系統在生活、學習、社會及職業等各方面有良好適應,可全時融入普通班的教育情境內,與普通學生產生最大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的互動及平等接受教育。身心障礙學生在國中小階段的學習乃屬義務教育,就算基本能力不足還是能順利畢業,為了保障身心障礙學生的受教權,與適應未來的生活、職業,身心障礙學生不必參加國中基本能力測驗直接向地方教育局提出安置申請,而高中職學校則不能拒絕其安置申請。在國中小的資源班中實施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相關的研究與探討的文獻非常多,其實施的領域多半集中在國語文、數學、英文等教學,也有少數討論藝能科多媒體教學,根據嘉大初教系鐘樹椽教授(1996)所言,電腦多媒體在特殊教育中可以是教學的輔助工具,也可以是教學者。電腦多媒體教學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多重感官刺激,藉著多彩的畫面,加入文字與聲音,吸引特教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增強其理解與記憶。另外台中教育大學特教系朱經明教授(1999)也指出電腦多媒體教學具備令人印象深刻的聲光效果,可以刺激大腦的學習,增進學生的記憶能力,維持較長的注意力,適用於有閱讀障礙、寫作障礙的學生,也適用於聽障生。而電腦多媒體的虛擬實境能力特殊學生在經驗的學習,這種學習能將抽象文字轉換為具體經驗,使學生的記憶維持更長時間。身心障礙學生受制於先天殘疾,在學習的方法和態度上本就消極被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理解能力差、不擅找重點、不做筆記、不擅紙筆測驗,自信心也不足。安置在斗六家商高三幼保科的身心障礙學生,於國中時被鑑定為數學學習障礙,但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也略顯障礙,在高三下學期為了使其能順利參加身障生的升學考試,為了提升其國文學習成效,於是開始思索如何提升其學習動機,激發其主動學習的意願,因而實施國文多媒體教學。一般學校的國文老師教學方式還是以講演法為主,普通的高職學生都興趣缺缺,在國文的學習成效上每下愈況,更何況是身心障礙學生。本研究作者之一賴倍玉老師,目前服務於國立斗六家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