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一、新余市地貌概况1、地理位置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西段,地处北纬27°33′~28°05′,东经114°29′~115°24′。全境东西最长处101.9公里,南北最宽处65公里,东距省会南昌市150公里,东临樟树市、新干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南连吉安市青原区、安福县、峡江县,北毗上高县、高安市。全市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9%),其中渝水区面积1785.92平方公里,分宜县面积1391.76平方公里。2、气候地貌新余市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较短的特征。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594.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97.8毫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55.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38%。新余市水资源总量达到59.5395亿立方米,其中区域外流入25.4368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储量达8.79亿立方米。江口水库的水质略有污染,达到三级生活用水标准。新余市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自然环境较好,袁河贯穿东西,中部属丘陵平原,南北地形高,自西向东中间低。从地形上分类有平原、丘陵和低丘、高丘、低山。新余市是冲积平原,地层结构简单,无不良地质构造通过抗震要求较低,一般民用住宅抗震按6度设防。由于是冲积平原,耕植土、杂填土、淤泥沙层均不能作为持力层,都应清除。5米左右的细沙层的承载力在12T,只能满足三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一般多层住宅需要使用桩基或独立基础,桩基的持力层在13---15米左右的砾卵质砂层,承载力在20---28T,为此一般基础埋的都比较深。3、人口结构与分布新余市总人口108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0万人,流动人口约2-3万人,常住人口每年增长1万人。4、行政区域和城市功能布局新余市辖渝水区、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和分宜县,设17个乡、15个镇、2个办事处。整个中心城区占地约30平方米公里,以铁路线为界,形成城南和城北两个区域中心。城南以商业、贸易、餐饮、娱乐业为主,商业气氛较浓厚,居住密度较高,沿袁河北岸的绿化景观带为公共活动场地。城北为行政、文化区域,以新余市政府和各部、委、局的机关办事机构为主,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城东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11月9日,规划面积40.125平方公里。北至沪瑞高速公路,南至浙赣铁路,西至孔目江,东接水西镇。高新区内设有飞宇电声工业园、春龙工业园、华源地毯产业园、财富科技园、食品工业园、绿源工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园、五金工业园(二、三期)、粮食工业园、机械科技园等多个工业园区,落户各类企业109家(不含待建项目),其中工业企业8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三产及其它产业21家,逐步形成了集工业、商贸、物流、科教、居住等功能配套的新城区产业格局。高新区成立以来,共引进各类项目62个,合同资金50.69亿元,实际引进国内资金20.17亿元,实际引进境外资金3177万美元。目前,区内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共17个,其中工业类10个,综合类共7个。城西以新钢厂为主的工业区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钢)是集矿石采选、钢铁冶炼、钢材轧制于一体,普钢、特钢兼有,运输、动力、机修等辅助设施配套齐全的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还拥有新华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昆明滇新锰铁有限责任公司等20家控股参股企业。资产总值86.5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68.06亿元,净值36.53亿元。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生铁270万吨、钢350万吨、钢材坯270万吨。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13亿元,工业增加值11.9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2.3亿元,跻身"江西工业十强企业",并首次进入中国特大型企业行列,分别列全国钢铁企业钢产量的第19位、世界钢铁企业钢产量第92位;在2002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56位,在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序中列第266位。5、城市旅游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里处,是闻名遐迩的湖泊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198平方公里的景区,50平方公里的湖面,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澈见底,原始森林神秘诱人。近年来,仙女湖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路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