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石济客运专线SJZ-3标跨石德铁路特大桥临近营业线施工方案1.编制概述1.1.编制依据⑴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等。⑵国家及河北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⑶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铁运[2012]755号)。⑷国家、铁道部、北京铁路局发布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程。⑸新建石济客运专线SJZ-3标设计文件及相关施工图纸。⑹设计院提供的跨石德铁路特大桥施工图纸《石济客专施桥6-01》及跨石德铁路特大桥转体桥墩《石济客专施桥6-02》。⑺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及信息。⑻我单位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装备情况及近年来跨越既有铁路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总结。⑼《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⑽《北京铁路局关于修改<北京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部分内容的通知》(京铁师[2013]408号)。1.2.编制原则⑴确保安全的原则跨石德铁路特大桥239#墩~242#墩上部结构(48+80+48)m转体连续梁((48+80+48)m转体连续梁,以下统称为转体连续梁)跨越石德铁路,240#墩、241#墩相邻于石德铁路两侧,在施工过程中钻孔桩机、吊车、挖掘机等施工机械较多。根据设计,施工下部结构过程中相邻于石德上下行线的240#墩、241#墩均需采用钻孔灌注桩防护。因石德铁路为电气化铁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桩机、墩身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转体施工、中跨合拢段施工等作为安全防护的重点,制定专门措施,确保营业线运行安全。⑵确保质量的原则1本桥是我局管段内控制性工程,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制定各种质量保证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实施,确保工程整体质量优良。⑶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总体工期要求,跨石德铁路特大桥239#墩~242#墩下部及上部结构要求在2014年12月16日完成。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上足施工所需的设备、人力,合理安排工序衔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1.3.编制范围跨石德铁路特大桥(48+80+48)m转体连续梁239#墩~242#墩,包括钻孔桩基础、承台、墩台身等下部结构工程及上部转体连续梁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石德铁路的防护工程等。2.工程概况2.1.工程简述新建跨石德铁路特大桥,中心里程改DK96+782.85,里程范围为:改DK90+387.08~改DK103+177.94,全长12791.54m。采用具体孔跨布置为357-32m简支箱梁+1-31.3m简支箱梁+26-24m简支箱梁+1-(32+48+32)m连续梁+1-(40+64+40)m连续梁+1-(48+80+48)m连续梁,平均墩高为6.2m。桥墩采用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一字形桥台,钻孔桩基础。跨石德铁路特大桥在239#~242#墩(改DK100+485.80~改DK100+663.3)处设计采用(48+80+48)m转体连续梁转体前与既有石德铁路(双线电气化)上下行线平行施工,转体29°56´后斜交上跨越石德铁路,成桥后梁底面与接触网立柱顶最小净高约3.4m,连续梁设计采用悬浇法施工,临近施工范围沿铁路方向总长度约147.08m。2.2.工程特点本桥具有以下工程特点:⑴本转体连续梁施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平行石德铁路上下行线两侧进行悬浇施工,悬浇段结束后两侧各转体29°56´后斜交上跨石德铁路。该种施工方法,转体前为临近营业线施工,转体及合龙段施工为上跨营业线施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时对跨石德上下行线防护难度大、安全压力大。⑵本桥桥址范围有较多的光、电缆及道路,施工时需进行迁移或防护。22.3.本桥跨营业线地段施工重难点⑴桥址距离线路较近,在桩基施工、承台开挖、墩台身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施工机械危及运营线的安全、如何防止铁路路基坍塌是安全控制的重点。⑵转体连续梁(239#~242#墩)跨越石德铁路,施工时防护难度大、安全压力大,如何保证营业线安全是施工的重难点。2.4.跨营业线地段地质情况桥址分布区有粉土、粉质黏土、黏土、粉砂、中砂等互层,具体地质分布见图2.4-1。地下水对处于化学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具硫酸盐侵蚀破坏,其环境作用等级为H1,根据CL¯含量判定,地下水对处于氯盐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结构具氯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L1。地震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s0.45s,特征周期分区为1区。桥址区场地类别为III类,属中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