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调查报告一、当前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征(一)批发、零售业对消费品市场发展拉动明显。全县批发、零售业共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06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7%,拉动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个百分点。(二)住宿业增速回升,餐饮业增速持续减缓。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全县自然旅游资源比较优势逐渐显现,乡村旅游接待量明显上升,经济实惠、轻松温馨的“自驾游”受到热捧。随着乡村民宿和传统村落发展力度的加大住宿、餐饮各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住宿业消费品零售额0.26亿元,同比增长13.2%,较二季度分别增加14.1个百分点;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2.05亿元,同比增长10.2%,但增幅较二季度降低2.9个百分点。(三)限额以上单位支撑作用较弱。今年1-9月,全县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比全市平均低10.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升4.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四大行业“三升一降”,批发业、零售业和住宿业分别增长0.5%、6.3%和8.9%,餐饮业下降14.1%。(四)主要商品类别零售额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据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统计显示,今年1-9月全县10类主要商品中只有家用电器及音像材料类、中西药品类、第1页共5页文化办公用品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商品的零售额较上年同期保持增长态势,其余6类商品的零售额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较二季度收窄。二、当前消费品市场需要关注的问题(一)实体企业效益持续下滑。受整体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的影响,银行投向中小企业的资金比例在缩小,目前只占全部贷款的三成,融资抵押难、成本高,影响企业投资意愿,新投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受成本刚性上升等多重压力,企业利润微薄,个别企业因技术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只得减产或停产。从1-8月限上法人企业财务报表看,全县限上住宿餐饮业亏损面达71.4%(其中1家停业),亏损0.08亿元;限上批发零售业亏损面达35.7%。(二)企业规模小,“上规”难度大。目前,全县商贸流通业依然呈现小规模经营的局面,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企业23家,限额以上企业个数少。今年前三季度,仅一家新开业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入库,纯批发企业没有零售额数据,无法直接对社会零售总额的增幅起到拉动作用。另外,商贸年度审批制度改革,“下升上”单位必须以税务部门纳税申报数据为基础,且截至申报时已达到限额标准这大大增加了企业“上规”的难度。严苛的审批条件导致XX年度新增单位目前仅筛选出1家,下阶段全县社会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动力不足。第2页共5页(三)新兴业态抢占传统商贸企业市场份额。不可否认,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零售业的商品交易。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电商热”的环境下,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全县电子商务协会(商会)正在逐步发展,各个电子商务公司逐步成长。但目前,县域电子商务主要分布在个体工商户中,而大部分以网络销售为主的个体经营户为无照无证经营,无固定经营场所,隐蔽性强,其产生的商品零售额无法反映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内。(四)政策环境影响消费稳步增长。在中央严控“三公经费”、规范津补贴福利发放等背景下,当前市场上又无明显刺激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市场消费热点迅速降温。截至目前,全县消费品市场中尚未出现持续稳定并占一定比重的增长品类。三、下阶段走势判断今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环境的下行压力和复杂性,消费品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尽管在中央系列稳增长政策的作用下,经济出现企稳迹象,近期部分宏观数据有所好转但宏观经济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并未减轻。从全县来看,虽努力通过抓休闲养生和传统村落来促进批零、住餐等各方面的增长,但第四季度没有较明显的增长点,消费品市场下行压力不减。四、对策及建议第3页共5页(一)鼓励传统企业建立网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网络购物无店面的经营方式,突破了地域限制,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商品以满足顾客需求。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构建网上销售平台,开展产品网上促销、网络分销和批发等;激励中小型企业加入网络分销平台,通过开设网络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