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数学》读后感读《有温度的数学》有感曹海鸥兰衍局名师工作室作者简介杨秀清,女,XX省XX市XX县区三级教学能手,XX县区教学研究会先进会员,全国少年数学优秀教练员,XX县区先进教师,XX县区十大杰出青年,XX县区优秀教师,XX市百佳教师,XX市创新教师,XX市教育十大新闻人物,XX省学科优秀教师,XX省小学数学教学先进工作者,国家级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民进XX市委会优秀会员。曾多次执教国家级、省级、市级观摩课、优质课、精品课。合作出版过《激发兴趣和热情的数学课》等图书,发表过几十篇论文。其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素质》、《学习新课标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六年级下册教学建议》等论文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二等奖。参加了国家级多项重大课题实验,取得很好的成绩。内容简介《有温度的数学》共有四个章节,全书从数学文本的缺憾、数学课堂的矛盾、数学教师的困惑、学生的困惑等尖锐问题入手,深入剖析,通过讲述一个个温暖的数学故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打造有温度的数学文本、有温度的数学课堂、最受欢迎的数学教师、培养有温度的课堂小主人,从而改变当前学生不喜爱数学,甚至讨厌、畏惧数学的怪象。精彩分享1、吃惯了满汉全席,人们现在却喜欢上了苦苦菜、蒲公英……这就是人们在追求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原生态的东西。我们的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喜欢知识的自然生成与接受。2、我们要给学生快乐的生活、快乐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他们的人生旅程中最为美好的记忆。3、二十世纪英国教育家尼尔先生认为,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他还认为,教育是一种手段旨在帮第1页共3页助人生的预备。4、想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必须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5、“老师想跟你握握手,跟你握手不表示我赞同你的观点,而是你在课堂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果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那是多么单调啊。”“你的退让,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6、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愉悦的活动,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如果教师给学生“代劳”解决这些问题,就会让学生养成“思维懒惰”的习惯,思维会变得越来越被动,不积极。7、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储备。只有储备充足,我们才能走得更远。一个真正的教师,他会沉浸在别人认为的寂寞无聊中,乐此不疲,享受着自己独有的“丰富的安静”。在我看来,不管是太空年代,还是新新人类时代,教育都要拒绝浮躁,都要静下心来,任何虚浮的行为,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误乃至失败。8、师生关系应是舞蹈型的互动,既是平等的一员,又起着独特的作用。正如威廉姆·多尔指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的情境转向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读后感受数学知识本身是冰冷的,但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却是有灵动有温度的。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给予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反过来,孩子们热情的学习又会赋予数学以生命。一、学生是天生的钻研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巧妙地将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有效结合起来,以大问题的形式引导孩子成为数学知识的“研究者”。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使孩子的主动性在教第2页共3页师运用深厚底蕴和灵动智慧营造的具体情境中动态生成。二、学生是经验的积累者课程标准从“双基”走向“四基”并不是“2+2”的简单叠加,而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探究、发现并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提升数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而内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教师是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的结合者教学技术是一种根据特定目标来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