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何谓新常态。新常态是12个“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知不觉中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伴随着经济放缓的压力,中国的工程企业纷纷走入了企业发展的“寒冬”。如何在“寒冬”中发现自己的“劈柴”,找到自己温暖的小屋,是目前每一个工程企业都重点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那么“新常态”下,我们该如何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员工逐步适应“新常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企业走出困境做准备呢。我认为应该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抓起。只有企业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使企业走出阴霾,浴火重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建立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党的“十三五”规划为中国的发展勾画出了美好的愿景和努力方向。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使全体党员和员工有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指导下,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认识到学习不只是个人行为,更是党组织的要求和每名党员的政治责任。个人的学习目标建立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上,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切实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学习的目标和愿景要清晰,不能表达模糊,做到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相结合;学习的目标和愿景要可行,不能脱离实际,要与实际环境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如“做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做国际化工程公司”,“适应一带一路发展的要求,做国际化的工程人”,“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等都可以作为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通过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愿景的建立,切实使党员干部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比有尺度,激发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二、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第1页共18页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已经超出了个人的1范畴,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时尚,一种责任,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的行为,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党员干部去引领。只有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才能以实际行动带动带动广大员工加入终生学习的队伍,才能真正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落到实处。三、重视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方法,是组织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是凝聚各方力量的主要源泉。党组织要强调团队学习精神和互动学习精神。通过选配工作能力强的党组织负责人,发展学习能力强的党员,优化支部结构,来强化这种精神。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团队学习的形式和载体。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就团体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征询意见和建议;开展案例教学,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灵活多样的研讨活动;结合时事举办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研讨或邀请专家进行党课讲座,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工具,为现场或异地的党员传递党中央和公司的各种信息。要不断激发每个党员的学习热情,挖掘每名党员的潜能,将分散在每名党员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党组织共同的财富,形成新的创新之源,新的动力之源,进而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团队学习可以产生集合效应,竞争效应。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团体集中学习可以促进成员间的学习、切磋和交流,与单纯的师承和自学相比,更有助于促进能力的提高。各级党组织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每名党员从事的具体工作和兴趣,组成各种学习小组,让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黑龙江分公司为全面发掘员工的各方面能力,第2页共18页组织统计和编制了“高手名录”,把有相同爱好或兴趣的员工集中起来组成兴趣小组,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是团队学习产生集合效应的很好的尝试。四、充分开发潜能,实现自我超越。党组织要帮助广大党员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