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备电厂氨区平安治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自备电厂选择性催化复原烟气脱硝工艺中液氨储存罐及其系统(以下简称“氨区”)平安治理,保证用氨平安,预防和减少事故,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自备电厂各部门及外来施工单位。???????第二章一般事项???????第三条氨区装备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处置应急设备应完好可用。氨区围墙(栏)必须完好,并设置“严禁烟火”、“液氨有毒”、“留意防护”、“易燃易爆”等明显的平安(及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氨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杂草,不得储存其他易燃品或堆放杂物。氨区入口处应设置静电释放装置,并良好接地。???????第四条氨区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和铜合金材质的配件。???????第五条氨区内应备有洗眼器、快速冲洗装置,其防护半径不宜大于15m。并同时装备急救药品、正压式呼吸器和劳动防护用品、应急救援物资等。???????第六条氨区应设置风向标,其位置应设在本厂员工和附近居民容易看到的高处。应设置事故警报系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向周边500m内存在的居民发出报警,通过该系统能及时向电厂内部和周边群众进展紧急疏散,防止事故扩大。???????第七条氨区应设置二个及以上不同方向的平安出口,以利于危险情况下作业人员的平安疏散。???????第八条氨区作业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熟悉系统,熟悉液氨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并经考试合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等部门的规定做到持证上岗。???????第九条进入氨区应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转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通过运转值班人员许可,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转值班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氨区的大门进出后应随时关闭并上锁。???????第十条氨区30m范围内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定物品存放箱内。进入氨区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第十一条进入氨区,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在工作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平安防护用品,平安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氨面罩、防护服等)应定期维护并处于完好状态。???????第十二条氨区四周道路必须畅通,以确保消防车能正常作业。氨气输送管道及其桁架跨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桁架处应设醒目的交通限高标志。???????第十三条除运氨车辆外其他机动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氨区内。运氨车辆进入厂区应经安技部领导批准,在化学值班人员监护下沿指定道路驶入厂区和进入氨区,进入氨区前车辆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戴阻火器等),运转人员应对进入氨区人员进展平安交底。???????第十四条氨区内必须通风良好。操作、检修时使用能有效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如铜质工具)。如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上黄油或采取其它措施,手和衣服不应粘有油脂。???????第十五条储存、补充或置换氨气时,应均匀缓慢地开启阀门,使气体缓慢放出,禁止剧烈地排放,防止因摩擦引起爆炸。???????第十六条禁止将氨区内的消防设备、平安标志等移作他用。???????第十七条氨区半径30m范围内严禁明火和散发火花。确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或进展可能散发火花的作业,应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展可燃气体测试应低于爆炸下限的20%,合格后方能准许动火。???????第十八条外来施工人员在进入氨区内施工前,须经平安教育并办理平安技术交底等相关手续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进展施工,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岗。???????第三章液氨储罐及设备???????第十九条液氨储罐应装设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每年在雷雨季前由安技部牵头检测一次,并建立设备档案。???????第二十条液氨储罐应有两点接地的静电接地设备,所有静电接地设备应由检修部定期检查、维护,并建立档案。???????第二十一条液氨储罐液位计、压力表、温度仪、平安阀等监测装置,应由检修部定期检查、校验,并建立档案。???????第二十二条液氨储罐应设有防火堤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