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后感VIP免费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后感_第1页
1/10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后感_第2页
2/10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后感_第3页
3/10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后感说起故宫,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北京有一个故宫,台北也有一个故宫,是战乱使原本属于一家的故宫博物院分隔海峡两岸。不过,假如有人告诉你,除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还有南京故宫、沈阳故宫,许多人可能就要愣怔一下了,包括我在内,也许会说:哦,好像是的。而将两岸故宫的关系进行一番认真梳理,将故宫在政权更迭、异族入侵、战火内乱中的迁徙流离做一番严谨而不失可读性地解读的,竟是一位日本人,我们自然就会予以更多的关注了。这位日本人是《朝日新闻》的资深记者、有“中华圈专家”之称的野岛刚。他曾驻点台湾三年;并历时五年,奔波世界各地,采访了不少文物专家、政界及相关人士,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终成《两个故宫的离合》一书。野岛刚对本书的定位十分清晰,他坦承自己并非文物专家,无法论述故宫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他的专长在于以一个新闻记者的专业眼光,凭借政治、外交、历史的视角,探讨两个故宫存在的原因及各自的发展,正如本书副标题表述的那样——历史翻弄下两岸故宫的命运。他想“通过故宫,描绘出政治权力与文化之深层共生结构的样貌”。应该说,野岛刚做到了。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的文化演进与文明积淀,与政治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道理不难明白,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权力不象现代民主国家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民选),而是所谓的“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因此,要保持政权的正当性、统治的权威性,往往就需要一种权力和文化延续的象征,从“和氏璧”,到“鼎定中原”的“鼎”,都是这层意思。《两个故宫的离合》中提到的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建构了现在故宫的雏形”,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统治华夏的朝代,但清朝的历代皇帝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远胜于过去的汉族皇帝,爱好及收集文物第1页共10页的兴趣也远超前朝,乾隆又是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根底比较扎实、文物造诣最为深厚、收集文物最为热心的皇帝。他用这种方式表明了自己与满族统治阶层已经融入了中华文化中,以此赢取知识分子与平民百姓的认同。其实这就是一种政治意味很强但又很巧妙的文化宣示。国民党败退台湾,将相当部分的故宫文物迁移到台北,成立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它自然成了蒋介石与国民党政权向台湾人民弘扬中华文明、强化一个中国意识,甚至宣扬“汉贼不两立”、鼓吹自己是复兴中国文化的道统的有效载体。然而,星移斗转,世事变迁,当政党轮替、民进党政权上台之后,台北故宫在政治的风云变幻中陷入了迷茫之中。那位曾经担任民进党政权教育部长,宣称将地球仪倒转360度台湾就会成为世界中心、因而闹出了国际笑话的杜正胜先生,在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之后,就采取了一系列与国民党政治体制切割的行动,比如撤掉各楼层展示的孙中山或蒋介石铜像、绘有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油画。杜正胜在接受野岛刚的采访时表示,他不认为“故宫=中华”,主张故宫应该以台湾为中心,与亚洲与世界联结交织,收藏好的艺术品;故宫要在台南的民进党“票仓”嘉义设立南院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杜正胜还质疑故宫的“狭隘”,认为它没有办法全面代表中华文化,应该检讨亚洲大陆文化发展下的中华文化,博物馆界并无单一民族博物馆的存在。因此,台北故宫虽然有很好的藏品,但与其他世界著名博物馆相比较,无论从收藏品的数量还是多元性来讲,都很难说是世界最好的博物馆。如果纯粹从学术的角度出发,这些话题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在于,杜正胜的这些主张和行动,有很险恶的政治算计,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让台北故宫彻底地“去中国化”,为民进党的“台独”政策服务。因此,他在台北故宫走马上任后的“去政治”言行,本身就掉入了“台独”政治的泥淖,其虚伪性就不言而喻了。北京故宫的前身是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之后,在紫禁城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本书的第三章“漂泊的文物”、第四章“文物到台湾”,以17岁的高中毕业生那志良进入清室善后委第2页共10页员会工作,从此与故宫文物结下不解之缘;并亲身保护故宫文物在抗战的烽火中踏上迁移的漫漫旅途。1949年又随故宫文物移送台湾,几十年与文物的生死与共,成为“故宫的活字典”为线索,描述了故宫文物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