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的故事篇一:“尽忠报国的张将军”故事稿尽忠报国的张将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迸发。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兵力,再次进犯湖北襄樊,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与敌人浴血奋战。5月7日,张自忠率2000余人,从宜城东渡汉江,次日清晨抵达南瓜店。因此,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拉开。5月16日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不断扫射轰炸。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四处是枪炮声,尘土硝烟弥漫空际。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覆盖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张自忠将军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如今,我军已打退敌人5次进攻,伤亡沉重,险况频生。李致远参谋对张将军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临时转移,重振旗鼓,再与敌作战。”张将军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是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能够逃跑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的命就不是命吗?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士兵们在张将军的鼓舞下,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敌人凭借其兵力优势,一股刚退下来,另一股又蜂拥而上。我军在弹药殆尽之际,只能用刺刀和大刀冲杀。忽然,飞来一颗子弹从张将军左臂穿过,鲜血立即浸透了军装。激战到下午两点,张将军所带官兵仅剩20多人。敌人包围圈在缩小,情况万分危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张将军激动地说:“这正是军人杀敌报国的好时机,我决不后退!”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敌我展开了肉搏,张将军大声对左右说:“我如此死得好,死得荣耀,对国家、对人民、对长官咨询心无愧,大家要努力为国杀敌,勿忘我志!”最后张将军身负七伤,轰然倒地,壮烈牺牲。长山在怒吼,汉江在流泪。张自忠将军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将领,用自已最后一滴血,实现了他“为民族争生存而奋斗”的诤诤誓言。将军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篇二:赵一曼张自忠杨靖宇冯玉祥英雄故事赵一曼的故事“九一八”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着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展逼供,但不管是对肉体的摧残依然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一直让日寇一无所获。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化下,董警官和韩护士背地协助赵一曼越狱,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到达让她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由于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日寇无望了。在赴刑场的列车内,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我的亲爱的悲伤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确实是在今天往常,你不断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经历里了。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的起你,由于妈妈是大方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由于你还要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骄傲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当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沉着就义,年仅31岁。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二)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确山人。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成功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