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布局调整汇报材料XX县区龙庆乡小学危房改造汇报材料——在市、县中小学危房改造与标准化建设调研会上(20XX年4月20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中午好。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来我乡调研,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3.8万人民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我乡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暨标准化建设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龙庆彝族壮族乡地处曲靖﹑文山﹑红河三市(州)交界处,距县城38公里。全乡国土面积501.2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112个村民小组,聚居着汉、彝、壮、苗、回5种民族,总人口3.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8万人,占总人口的48%。危改前,全乡有小学74所,其中完小14所,教学点8个,一师一校52个。点多面广造成师资力量短缺及教育经费过度分散,导致教学质量提高难、校舍条件改善难等问题,严重制约全乡教育发展。为促进我乡教育全面发展,我乡抓住16850平方米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1-程暨标准化建设的大好时机,走合并校点、集中办学的路子,全力抓好排危工作,力争在20XX年实现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二、工作措施(一)强化责任抓组织。为保障排危工程和校点撤并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乡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的组织领导;村委会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村级工作组,具体协助危改征地及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为抓好责任落实,乡四班子领导、村干部和中心学校人员联校点,加强对危改的质量监督及撤校并点的各项工作。第1页共3页(二)营造氛围抓宣传。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向群众做工作,广泛宣传,使群众清楚布局调整、集中办学是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节约开支、优化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学校也利用召开家长会等形势,深入宣传危改及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全乡掀起了“人人参与建校,个个支持排危”的良好氛围。(三)因地制宜抓规划。结合龙庆校点分散、点多面-2-广、复试班多、教学质量低等情况,我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根据以前并校的试点经验,决定把全乡74个校点合并为14个校点,一至四年级在各村委会完小就读,五、六年级统一集中在中心完小上课,实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四)加强监督抓质量。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中心学校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质量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到危改工地督查施工质量;各完小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并签订责任书,由其负责日常的质量监督,不论工程大小,须经审核通过后才准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监理方负责全部的监督责任,若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及时反工,以确保施工的质量。(五)务求实效抓落实。一是组织四班子成员与中心学校深入各校点调查研究,实地勘查,全面摸清了龙庆小学存在的问题,做到校情心中明。二是结合实际深入到有危房的学校采集危房图片,撰写危房报告,并向城建部门申请鉴定为d级的危房共计16850平方米,为排危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是按照市、县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工程指挥部要求,成立了“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3-设工程”领导小组,协助中心学校抓好项目申报工作。四是多方筹措资金。通过向上级协调及向信用社贷款,共筹集到110万元征地款及时支付给群众,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基础。三、取得的成绩经过多方努力,今年9月,全乡16850平方米的新校舍将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全乡小学76校变为14校。合并后,不但第2页共3页每年节约教师人员经费300万元,而且将实现师生的工作及学习环境有新改善、师资力量有新提升、教育教学成绩有新提高、尊师重教有新气象、师生安全有新保障的“五新”目标。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由于排危工程资金主要是建盖教学楼及宿舍,规划好的全乡14所完小总投资980万元的学校食堂、厕所、围墙、运动场、校园路道等附属工程难以实施。2、新建、扩建学校的征占地补偿费和测地形图、地勘等各项费用下欠171万元资金难得到解决。3、校点合并后,寄宿生增加1600人,这些学生无寄宿生活补助,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4-4、缺乏专职的音、体、美教师和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