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空气与氧气课后练习答案篇一:浙教版八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根底知识附答案第2章空气与生命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氧气约占;二氧化碳约占。2.氧气是一种色,味,溶于水的气体,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搜集。3.二氧化碳是一种燃烧,能和水反响生成碳酸(HCO3),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搜集。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浑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效应。5,化学方程式为(1↑(2(3工业上用别离空气制取氧气。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响中,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它的作用是改变反响速度,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响前后都没有改变。7.我们把物质和、的剧烈的氧化反响叫燃烧,假设这种反响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爆炸。而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是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充足的氧气。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确实是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上看,确实是反响前后元素品种、原子个数和质量总和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加,因此可知在化学反响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化学反响的本质确实是反响物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1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这个化学反响中参加反响的物质是和(O2),条件是点燃,参加反响的氧气分子和碳原子的比为1:1,氧气,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8:3:11。1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呼吸道包括。12.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和2个过程,是靠和的活动而产生的。13.光合作用确实是绿色植物在的作用下,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O)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14.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遇到淀粉会变蓝色。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时我们用的方法是操纵变量法。15.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是:16.检验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氮气的方法是:将烧的是氧气,无变化。这2者再用澄清石灰水(Ca(OH))检验,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CO),不变的是氮气。17.实验室里用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3。18.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从而释放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酶--→二氧化碳+水+能量19.大气中能阻止和减弱过强的紫外线的气体是,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而使其遭到破坏。20.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构成含有碳元素的,同时又通过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分解,重新变为二氧化碳,另外呼吸作用(碳物质燃烧)也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们使得碳通过二氧化碳的方式来完成循环。21.大气的污染物主要有:等物质,构成了酸雨,造成严峻污染。篇二: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浙教版第1节空气与氧气学校八()班姓名组别一.课前尝试1.按照已有的生活经历你认为空气中有哪些物质?2.课前预备:澄清石灰水、烧杯、集气瓶(一瓶装满氧气、一瓶装满空气备用)、木条、打火机、燃烧匙、红磷、烧杯、玻璃导管、橡皮管、橡皮塞等。二.新知尝试1.空气的成分活动:(1)取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到烧杯中,过一段时间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提示: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两个集气瓶中的剧烈程度是否一样。请给出合理解释。(回忆知识点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请按照已学知识“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汽。2.总结在阅读书本第71页第一段的同时结合以上活动总结空气中含有的气体有。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及其利用3.阅读书本71页的最后一段和72页的“空气的利用”完成下表四.变化尝试4.用如以下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请答复以下征询题:1篇三: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浙教版第1节空气与氧气八()班姓名组别一.课前尝试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