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学校老师国培数学的研修总结与2024秋幼儿园开学初家长会园长讲话稿(大班中班小班)汇编2024秋学校老师国培数学的研修总结本次参加国培计划《农村中学校骨干老师培训》学校数学班的学习研修,这既是教育进展形势的新要求,更是对老师提升教学工作能力、提高业务素养、增强工作后劲的关爱和期待。在这阶时间的学习中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教育视野、增长了新知识、提高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现就自己在这次研修的情况总结如下:(一)认知数学概念课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主体重新建构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很容易显示某些数学概念的动态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一个让同学参加的认知环境。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同学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在讲此内容时,先让同学动手操作,让同学在头脑里有一定的印象,然后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觉无论什么样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总是180度。前后印证,使同学产生了很大兴趣,激起同学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的欲望。再如讲解“轴对称”概念时,我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即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连一些平常不爱上数学课的同学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第1页共9页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同学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很自然地就发觉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二)数学实验课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其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导致同学看不到数学被发觉制造的过程,而过分注重问题的结论以及解题的方法技巧。教学的过程基本由老师决定,同学很少有参加实践的机会,而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交互式学习环境,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做数学实验。几何画板可以为做“数学实验”提供理想的环境。用画板几分钟就能实现动画效果,还能动态测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通过拖动鼠标可轻而易举地改变图形的形状,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画板让同学作数学实验。这样,就可用新型教学模式取代由老师讲授、老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同学自己做实验,所以老师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不是讲什么、怎样讲,而是如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如何指导同学做实验,如何组织同学进行协作学习和沟通。这样,老师就要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同学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定理证明”这一个教学环节,而不太考虑同学们直接的感性经验,致使同学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则可以帮助同学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究和发觉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与空间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第2页共9页工具,使同学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或三条中线,三条高线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方法都是让同学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同学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也会心有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同学很难领悟教学内容的本质。但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中,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