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中学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2006年5月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回乡祭祖,见右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2.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3.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①长城②大运河③十三行④票号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5.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6.“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体现在A.现代世界文明的发祥地B.建造了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C.创建了古代民主政治制度D.涌现了许多哲人7.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受西方列强摆布。请问,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8.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请你判断他裱糊屋子和材料分别是A.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民主立宪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D.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9.如果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下列资料中可以引用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应该是10.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B.中共放弃中原从而扭转抗战局面C.中共决心依靠军队士兵抗战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11.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A.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横渡长江,解放南京D.发动三大战役12.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1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三反五反运动D.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整风运动14.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C.率先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D.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5.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