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五篇文秘网是专业的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qq:400012855或者写作电话400-012-185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的服务。【篇一】5月26日,忙里偷闲赶了一场近日影评巨佳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这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影片,回忆了1973年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深怀对革命时期老区人民的牵挂回到阔别26年的延安,在短短22小时的匆匆一行中与记忆中革命时期共同奋战的人民群众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影片通过周总理初见延安人民时的情感视角及抗战时期的历史回忆相穿插的表现手法,把“慧眼”“慧心”的一代伟人周恩来对延安穷苦大众的关注和惦念之情淋漓尽致的予以再现。故事情节真实感人、形象丰满,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深情细腻地讴歌出老一辈领导人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印,以及不忘初心、不懈奋斗、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伟大精神,唤醒了当代青年对历史的记忆,重现对伟人的敬意,伟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当下更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尽职履责,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组织观看这部电影,更是在党中央全面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形势下最好的诠释。【篇二】近日,单位组织职工干部观看了一部影评巨佳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周总理为国为民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不少观影者泪目,唤醒了大家对历史的记忆,重树对伟人的敬意,在当下更加坚定信念,尽职尽责,锐意进取,走好“初心”来时路。影片讲述了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深重的历史使命回到阔别26年的革命圣地延安,看望第1页共6页在革命时期共同奋战的人民群众。影片通过周总理初见延安人民时的情感视角和抗战时期的历史回忆相穿插的手法,把“慧眼”、“慧心”的周总理对延安穷苦百姓的惦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习总书记曾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用六个“杰出楷模”对周恩来同志作了高度评价,现在正是全党上下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抓住契机,认真学习老一辈领导人不忘奋斗初心,一心为民的伟大精神,将其转化为工作上的强大行动力,不懈奋斗,鞠躬尽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用生命践行使命担当。由于常年操劳国事,周总理已积劳成疾,即便如此,他的床上,甚至马桶边的柜子上都堆着文件,因为秘书不舍得叫醒他,给他汇报工作,他便略带指责地强调:“我说过多少次了,主席的事情要随时报告,灾区的事情要随时报告,外交的事情要随时报告。”作为一代领导人,周总理时刻牵挂着国家事务,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正是砥砺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在新时期,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困难,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落实党的各项部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鱼水情深,用行动彰显爱民情怀。当周总理回到延安,邀请老友聚会,当看到老友们吃饭狼吞虎咽,便知道自己在离开老区26年后,仍然没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内心十分自责。当听到地委领导立下“军令状”,要让延安“两年改变面貌,五年粮食翻番”,周总理破例喝酒为大家加油鼓劲,甚至在临上飞机前还叮嘱“不要随便说说,一定要实现啊。”周总理时刻将百姓记在心中,对人民群众保持高度热爱,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做到了与群众同甘苦,共忧乐。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周总理为民忧思的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第2页共6页奋斗目标,继往开来,创造伟业。周总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重温他的故事,必将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永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进取,担当使命责任,走好“初心”来时路,为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