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三)加强学生学科课程评价工作:1、平时作业:(1)作业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作业量要适中,对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类型题目,提出不同要求,不搞“一刀切”。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作业分必做、选做和推荐作业。(2)作业设计。语文设大小作文、语文知识和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数学和英语设作业本和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物理和化学设作业本、省市推荐的基础训练(伴你学)、配套练习册和实验报告册。历史、地理、生物设课堂练习本和伴你学,但不能课外书面作业。不得使用其它未经教育部门批准的练习册作为作业。作业(3)作业数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节课后可以留课外书面作业,但各科作业总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其他学科一律不得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可以根据学科实际布置预习、复习、实践活动等活动作业。语文作文每学期大小作文不得少于8次。(4)作业内容通过各学科集体备课确定并报教导处,经教导主任批准后执行。(5)作业批改:a)凡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批改。b)作文批改详批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大作文详批要有50字左右的批语。c)基础训练、伴你学和配套练习册要按正规作业对待,全批全改。d)作业批改要规范,要有等级(评语)、对错符号和批改时间。批语不得使用分数,一律分abcd四个等级。e)作业批改要及时,不得让学生代批,讲评要及时。2、单元考试(平日质量检测)第1页共3页(1)单元测试等平日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测验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考察能力为主,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和总结。(2)考试次数根据单元数量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并确定。单元考试的次数不得随意更改,两周不能超过1次。(3)单元考试时间在集体备课时同年级一同确定。(4)单元考试成绩不使用等级制,更不得使用分数,只有对错符号。3、统考(1)学校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两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2)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卷面使用等级。(3)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教师不得当众宣布、不得张贴成绩。可以将学生本人的成绩等级以“纸条”的形式通知学生和家长。(4)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的唯一依据,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5)期末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实行等级制,其中,期末学业成绩=期中×30%+期末成绩×70%(四)加强艺体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管理工作。1、教师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常规要制订计划、认真上好课,认真组织评价工作。未按照规定上课按照旷工处理。2、加强艺体卫工作。音乐和体育教师认真组织好广播操训练和大合唱工作。每周五下午安排一节集体艺体活动。要加强课外活动小组的计划制订、组织工作。要认真做好学生成绩的评价工作。相关专题:小学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五)认真组织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实行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是对初中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第2页共3页的主要手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质、历史、地理和信息技术10个学科。(2)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考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物理、化学考试时间分别为90分钟,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考试时间分别为60分钟。(3)卷面赋分。各科原始分数均为100分。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得分为满分的90%(含)以上为a等,90%以下至80%(含)之间为b等,80%以下至70%(含)之间为c等,70%以下至60%(含)之间为d等,不足60%为e等。(4)考试日期。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