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班主任培训材料:爱心也伤心每年新生入学前,班主任的家访是学校的惯例,近几年来,外来务工子女在校人数逐年增加。王老师带的确实是外来务工子女班,因而他对这次家访尤为注重,早在几天前,政教主任就和他谈过班上有个学生,叫郭亮。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条件,他爸爸在他5岁时,就变卖了在家乡的房产,举家迁到南京。他的无忧无虑,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不断连续到四年级,他爸爸因意外去世而永远的离开了他。由于母亲常年多病,根本丧失了劳动才能,母子俩靠摆小地摊、左邻右舍及社会上好心人的赞助来维持生活。可当王老师来到郭亮家的时候,依然大吃一惊,一间只有十平米左右的屋子,里面黑咕隆咚的,没有桌子,只有一张床,三两张大小不一的板凳和靠墙堆放的几个大大的纸箱,一台十四寸的电视机是家里唯一的电器。郭亮的妈妈得知老师今天要来家访,专门没有去摆摊,王老师和郭亮的妈妈聊起了家常,对这个不幸的家庭又有了更多的理解,郭亮站在一边低着头,默默地听着妈妈的叙说。"老师,这小孩就拜托你了,他爸爸死得早,怪悲伤的。"他妈妈边咳嗽,边絮絮叨叨。"妈!"不断低着头的他忽然抬头用一种决然的语调和冰冷坚强的表情打断了妈妈的话。"好,好,不说了,不说了。"王老师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孩,内心隐隐有了一丝担忧。特别快,新学期开学了,他一如既往地沉默寡言,除了和一个住在离家不远的小学同学偶然交谈外,根本不与其他同学有任何交往。尽管成绩处于中上,但从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遇到班级的各类活动,他总是找理由推脱。王老师为了协助他,经常找他谈话,希望能够通过谈话更多地理解他,同时发动班级比拟活泼的同学主动接近他,可他冷漠的语言和拒人千里之外的眼神让特别多同学放弃了努力。为了探究根源,王老师加强了和郭亮母亲的交流,为了防止引起郭亮的心理负担,她的家访往往是避开郭亮,在郭亮妈妈的地摊前进展的。原来郭亮的爸妈为了能让他自立、自强,从小就教育他不要被人看不起,尤其是城里人。总是鼓舞他,希望通过他本身的努力,今后能出人头地并真正成为一个南京人。郭亮在小学时,曾经被同学冤枉过偷别人的东西,对方的理由确实是由于郭亮家里穷,买不起就会偷,对方还说,城里的小偷都是外地人。这件事对他损害特别大,尽管最后老师查出了真相,但让郭亮感遭到身为外来者的屈辱,对本身的处境也有了认识,自卑心理由此产生,从此沉默寡言,和同学拉开了间隔。在聊天中,王老师无意中发觉郭亮妈妈的包里有一幅儿童水彩画,色彩艳丽,特别引人注目。"哟,这是郭亮画的吧?"王老师欣喜地咨询道。"是啊,他小学的时候最爱画画,还得过奖呢!"郭亮妈妈略显惨白的脸上洋溢着骄傲之情。"家里还有好多,都是他画的。""画的是不错,不过,在学校可从来没看他画过。真不明白他还有这个专长。""都怪我不好,没钱买水彩,他就只躲在家里画。"郭亮妈妈自责的说。这时候恰好班级黑板报质量不高,连续几次在年级评比中评分都不理想,王老师觉得能够发挥郭亮绘画的专长。因而,王老师和美术老师商量在班上举办了素描绘画竞赛,一开场,郭亮的参赛积极性并不高,马马虎虎的交了作品。放学后,王老师拿着郭亮的作品在校门口等他,和他边走边谈:"郭亮,美术老师说从你的作品能够看出你绘画功底不错,惋惜这个作品不够细致,你能为老师再画一幅更美的画吗?"郭亮照旧低着头默不作声,"唉!老师遇到困难了,需要协助,我们班的黑板报不断都比不过其他班,老师是个要强的人,样样都想争第一,我想我们班里只有你能帮得上这个忙,你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郭亮抬头看了一眼王老师,眼里擦过一丝惊奇,但紧接着又低下了头,一路上,王老师告诉郭亮,每个人都会遇到临时的困难,都会需要协助,协助别人能让本人感到欢乐。尽管郭亮什么也没说,但第二天,他交给了王老师一幅美丽的板报设计图样,王老师向全班同学作了展示,并宣布他为黑板报负责人,全班同学向他投去了惊奇和羡慕的目光。在郭亮认真负责的努力下,班级的板报有了特别大的起色,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郭亮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融洽了不少。王老师考虑到他的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压力比一般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