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0页第一章基本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㈠地理位置清河区位于铁岭市东北部,距离市区40公里。东与西丰、开原市八棵树镇接壤;西与开原市交界;南与开原市松山乡毗邻;北与开原市威远镇相连。地理位置为东经124º03′—124º26′,北纬42º27′—42º37′。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一五.5公里,地域面积465平方公里。㈡地形地貌清河区地势西北低、东南高。全区以低山丘陵为主,中山矗立其间,为多山地区,大体构成“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山势崎岖低缓,大部分海拔在80—700米之间。㈢气候水文清河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冬季长,第2页共40页第1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0页寒冷多雪,夏季短,炎热多雨。全县年平均气温6.5℃,全年≥10℃活动积温3一五6.2℃,平均无霜期145天;年均降水量为677毫米,且集中在7、8两月;年蒸发量为1761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600小时;年均风速为17—27米/秒。清河区境内拥有辽河一级支流大清河、二级支流小清河,流经三乡(镇),境内拥有清河水库1座大型水库,库容量9.7亿立方米,另外拥有两座市级小型水库。㈣土壤植被清河区土壤种类较多,有棕壤、暗棕壤、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黑土、沼泽土7个土类、10个亚类、33个土属、62个土种。棕壤是唯一的地带性土壤,占土地总面积的73.5%。清河属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植被具有古老性、珍贵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植被属温带夏绿阔叶林带长白植物区,共有植物232科,168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16种。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野生人参,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双蕊兰、刺参、狭叶瓶尔小草。以红松、鱼鳞松、臭松、栎类、水曲柳、黄菠萝、椴类、槭类为建群种的针阔混交林与阔叶林生长良第3页共40页第2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0页好,以柞林、杂木林为主的天然次生林较多,有少量落叶松、红松、油松为主的人工林。二、社会经济概况㈠人口与行政区划清河区现辖2乡1镇2街,41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人,城市人口近4万,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其中,非农业人口4万人,占总人口的40%;农业人口6万人,占总人口的60%。㈡工农业生产情况据最新统计资料,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一三亿元,占11%;第二产业(增加值)5.88亿元,占59%;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占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一三一八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70元。㈢交通、通信条件清河区公路交通运输比较便利,全区公路总里程达一第4页共40页第3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0页八0公里,公路网密度38.7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5个乡(镇)街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实现村村通。三、林业生产经营情况“十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以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全局,狠抓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重点实施林业五大生态工程。即造林绿化工程、封山育林工程、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及森林保护管理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以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林产品综合效益,实施林业“221”工程,相继建立林业“六大”产业基地。即工业原料林基地、以红松果材兼用林为主体的干坚果经济林基地、林地药材基地、山野菜基地、林蛙养殖基地和林业育苗基地。大力发展非木质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扩大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林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至2005年底,全区林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农民人均涉林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30%。第5页共40页第4页共4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40页加强“三总量”控制,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