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华崛起复兴之路观后感VIP免费

中华崛起复兴之路观后感_第1页
1/11
中华崛起复兴之路观后感_第2页
2/11
中华崛起复兴之路观后感_第3页
3/11
中华崛起复兴之路观后感第一篇:中华崛起复兴之路观后感中华崛起,中国梦——《复兴之路》观后感小的时候,妈妈曾这样告诉我: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脚下土地拥有丰厚的宝藏,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将他们挖出来的能力。年少的我不能理解,但是从母亲的讲述中,尚处于孩提时代的我第一次感受到国家的概念,也是第一次,为自己脚下所站立的土地而骄傲。我想: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把蕴藏在祖国地底深处的宝藏全挖出来,那时候,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那时候的伟大幻想,是我童年时代我的“中国梦”的雏形。长大懂事以后,我开始明白母亲口中的宝藏,并不是我理解中的“金银财宝”。在知识的殿堂,我开始学习国土资源、听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而在中国之外,还有许多我不曾见识过的“欧美”强国。这才突然觉得,我们的祖国想要“挖出地下宝藏”,成为世界上最富最强的国家似乎遥遥无期。在历史课堂上,清朝的腐败和懦弱让人锥心痛恨,人民的封闭愚昧竟让人无言以对。当世界在海洋积极探索出路的时候,中国正自大地守着的土地,过着守着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没有人看见历史趋势和走向,中国就这样在混沌之中,被远远抛到了世界后面。没有人愿意从泥土中走向暴风巨浪的海洋,即使是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耗费海洋上的郑和在去世时,也坚持在陆地上留下自己的一副衣冠冢——他最终也没把自己交给海洋。纪录片《走向海洋》里有这样的一个片段,9世纪深秋里的一天,皇家大学最高长官王懿荣正全神贯注地端详着一味名叫“龙骨”的中药材。为什么3000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出现在19世纪的最后一个深秋。这样的巧合,让人不禁唏嘘。著名学者余秋雨在《问卜中华》中这样感叹道: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的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第1页共11页不复的灾难,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凶吉。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有意或无意地问一句: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被动地挨打,为什么中国人是这个样子的。我们不是有传承5000年的文明吗,我们不是强大的民族精神吗。这些珍贵的东西,在民族遭受欺辱的时候都哪里去了。今天的中国,虽然摆脱了曾经的贫穷,可是曾经屈辱的伤痛,就像一个丑陋的疤,一直横亘在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它一方面提醒着中国从曾经的教训里汲取经验,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人的深度自卑。这种自卑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怀疑因而崇洋媚外,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的同时,又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抓住每一个机会,向世界说明一个亮眼的中国。每天,新闻都用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向中国公民传递着一种讯息:看,我们中国又在外国出风头了,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中国扬眉吐气了云云。但是和世博会、奥运会、apec、神州飞天、世界维和行动等等这些光鲜外衣不匹配的,是中国每年紧张的春运,货物哄抢、贪官巨腐、办证看病难,买房等等等等的困顿和窘境。尽管我们那么努力向世界尽力说明一个更好的中国,可是当中国人走到外国,仍会有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而说自己是日本人的无奈,还有外国人对中国人很可怕,中国还是很贫穷的印象。在我看来,和古代向世界“宣扬国威”的自负一样,当今过于渴望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内在深度自卑”同样是不可取的。就像强大的美国从来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他们的强大。因此,在当今信息爆炸的这样的条件背景下,认真地解剖自己,认识一个真正的、全面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与海洋文明不同,发源于大河文明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勤劳朴实、孝顺父母的优良传统,可是大河文明带给中国几千来来的桎梏也是巨大的。他让中国人形成了爱好安逸、缺乏冒险精神、爱好面子的、缺乏规则意识和爱占小便宜等许多毛病。过去的年岁里,中国一直缺乏清晰的认知和自省能力,所以总第2页共11页是在自大和自卑中摇摆,从未真正以一种坦然自若的仪态面对世界。曾经稚嫩的我,沉睡在“中华5000年文明“的安逸中不肯醒来,面对种种民生问题,会因为事不关己而漠不关心,用“地大物博”来麻痹自己。可是今天的我所看到的中国,是法律条款不完善,还有许多漏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华崛起复兴之路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