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愿清单观后感篇一:电影《遗愿清单》观后感TheBucketList《遗愿清单》Thomas:Whatthehellareyoudoinghere?CarterChambers:Fightingformylife.You?两个老头儿。一个是黑人机械工卡特,话不多,博学,一直梦想当历史教授。一个是亿万富翁爱德华,社会地位极高,话唠,暴脾气,幽默。因为癌症,住进了同一间病房。第一次见面很不友好,爱德华问他的助手汤姆,那他妈是谁啊?卡特接着反问,你他妈是谁?慢慢地,习惯了躺在旁边的那个老家伙。目睹了彼此病痛难捱的时刻,半夜吗啡药效消退后被痛苦折磨得发抖的时刻,化疗后一次又一次呕吐的时刻。期间,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聊聊彼此的家庭,想法,对化疗的看法,甚至对自杀的看法。关于死亡,他们说,每个人听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后,都会出现五个阶段:拒绝,愤怒,妥协,沮丧,接受。而他们目前,都处于第一阶段。他们还互相开玩笑,互相损对方,然后嘿嘿一笑。比如,卡特总有亲人探望,妻子,儿子。相比之下,爱德华显得孤伶伶。爱德华在卡特妻子离开后闭着眼睛对他说,作为一个公众健康专家(他所在的医院,是他开的),我认为被探望者烦死的人远比病死的多。比如,爱德华超爱美食,大吃大喝,他说,美食能振奋精神。吃过后,却因为病情,不得不大吐特吐。卡特嘲笑他,美食灌进了马桶里。就这样,他们从开始的彼此排斥,到后来的惺惺相惜,友谊建立起来。这种友谊跟和其他任何人的都不同。其他人,是一起面对生活,工作,各种各样的事务,但他们两个是一起面对死亡。一天,医生过来对爱德华宣判,结果出来了,还有六个月,幸运的话,最多一年。随即,卡特的宣判书也到:最多还有一年,基本上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两个人都是面无表情,寂静,沉默,他们互相看着对方。我相信,那一刻,他们的内心,经历了很多。最后,卡特打破沉默:想玩牌吗?爱德华微微一笑:就怕你不问。死亡,真是个宏大又神秘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见过,每个人都熟悉,但每个人都不了解。能够真正去了解的机会只有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只有一次,但这样的体验过后,便永远无法折回。留给活着的人的,只有神秘和未知。活着的人活着,像永远也不会死去一样;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远没有活过一样。生和死,是永远无法沟通的两个世界,永远无法沟通。所以,由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才显得那么的意义重大。有生,必有死。王小波说,令人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带走的人的体验。克里希那穆提说,死亡是一道鸿沟,一切哲学都无法逾越,只能止于此。影片中爱德华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在某一天死去。人总是倔强的物种,在面对未知时,总会尽量去化解那些恐惧,取而代之的是试图了解、接受和不在乎,用的方法是打趣、自嘲、做好准备和唱反调。这也是人的高明和智慧之处。于是,有了医学,哲学,文学,艺术。也有了卡特和爱德华的遗愿清单。清单是机械工卡特提出来的,这曾经是他大学的哲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死去之前,把这一生的愿望列成清单。他的清单是: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亲眼目睹奇迹;开一次野马跑车;大笑到流出眼泪??坚决拥护和实施的人是爱德华,由此也折射出了二者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平淡多思但有些怯懦,一个雷厉风行,他说服了犹豫的卡特——等死是多么悲惨;钱不是问题,我现在唯一有的东西就是钱——并且加进了自己的愿望:跳伞;刺一个纹身;亲吻最美丽的女孩??于是,一场隆重的旅行开始了。跳伞,开跑车,纹身,看金字塔,泰姬陵,去中国,艳遇??在金字塔面前,卡特问爱德华两个问题:Haveyoufoundjoyinyourlife?(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快乐?)Hasyourlifebroughtjoytoothers?(你这一生,有没有给他人带去快乐?)爱德华讲了他跟女儿的故事,他霸道的所作所为,让女儿至今都无法谅解他。他说:我做过的事,并不是每一件都让我问心无愧,但要是再来一次,我肯定还会那么做的。所以,如果因为女儿的恨让我没办法进天堂,那好吧,事情都这样了,我认了。他们的清单里的愿望就这样一件一件地被完成了,完成一项,就划去一项。卡特病情恶化,他终于说服爱德华去跟自己的女儿和解,而爱德华见到了女儿,还意外地见到了外孙女,他亲吻了他的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