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让人生更亮丽篇一:鲁人版思品第4课知识让人生更亮丽同步测试(含答案)学习能够提高品德修第4课知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根本权让人生更亮重点难点:1.“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根本权利,又是公民的根本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题例:(2005.山东)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李健看到四周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特别困难,有的只有为本地或外地的个体老总打工,便认为读书无用,在学校既不认真听课,也不认真完成作业,有时还旷课、逃课,荒废学业,一心想着辍学打工赚钱。对李健的办法和做法,认识正确的选项(B)①是否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是他的权利,无可非议②李健的行为是不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③李健不明白得只有接受教育,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今后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时机④李健的行为不符合我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的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题例:(2006年湖北省孝感市)9、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一举措说明(D)①国家高度注重义务教育②国家为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③教育乱收费现象将得到铲除学习——成才的阶梯学习能够增长才能学习才能习惯社会开展的受教育——法律给予的权利和义务利,又是公民的根本义务珍惜受教育权利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④今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时将不花一分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题例:(2006年苏州市)42、材料一:苏州去年在全国第一个宣布,将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市施行免费义务教育。国家今年宣布,从2006年秋季起在西部地区施行免费义务教育,学费由国家财政支出。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扩展。材料二:目前我国已“根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仍然有15%的地区尚未“普九”,还有0.9%的儿童没有上学,11.4%的青年没有读初中。已经“普九”的地区,情况也不容乐观,一些农村存在着适龄儿童、青年没有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现象。看了这两那么材料,某班同学就“义务教育免费”并进一步就“教育与开展”、“教育与人才”组织专题研究。现请你一起参与,并发表意见。(1)有同学咨询:“现在为什么要提出义务教育免费的咨询题?”你学过义务教育根本特征的知识,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对这个咨询题是如何看的。(4分)(2)有同学在研究“教育与开展”过程是拿来下面这两张表格。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及人均GDP比拟(2002年)注:GDP即国内消费总值。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评价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富有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比拟(2000年)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教育开展情况的根本内容请你用初三所学知识说明:这两张表格联络起来看,可得出什么结论?(4分)(3)有同学在研究“教育与人才”时说:“一个人接受教育年限越长,学的知识越多,就一定能成为人才。请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42、(12分)(1)免费是义务教育的根本特征之一。或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施行免费义务教育,能使所有的适龄儿童、青年接受学校教育,表达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2)经济上(或消费力)的开展为教育(文化建立)打下物质根底。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或:开展教育,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决定性要素。或: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3)人才是能够以其制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开展做出奉献的人。要成为人才,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必须培养创新精神。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亮丽一、区分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根底。()2.小新身体特别好,对人热情,但确实是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教育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为国家做奉献。小新却振振有辞:“只要我身体棒,品行好,今后也能为国家做奉献。”()3.有聪明的头脑,有好的学习方法,就不用勤奋和努力了。()4.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确实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