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做好我校内部控制工作,进一步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转变工作作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有效推进,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和《关于深入推进XX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市财政局、教育局和辛庄镇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二、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自我检视、主动防控、持续改进的廉政建设内生机制,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目的。2.具体目标(1)达到“六个到位”。行政职权清理到位;风险源点排查到位;防范措施制定到位;防范责任落实到位;内控长效机制建立到位;行政效能提高到位。(2)形成六种内控机制。目标控制(干部队伍不出事,违纪违法案件零发生);横向控制(形成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约束有力的岗位责任体系,对热点岗位和重要权力进行适度分解与制衡);纵向控制(形成内部垂直监控体系);流程控制(权力运行环节之间形成制约关系,对权力运行的高风险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形成有监控力的制度体系);预警控制(定期进行警示教育,对行政风险进行事前预警);审计控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三、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一)建立内控机构,深入宣传发动。1.建立内控机构。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第1页共5页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规划和制定单位内控建设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建设计划等;组织开展各部门开展内控建设;建立健全内控建设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内控建设常态化。2.深入开展宣传发动。以“每个党员干部都理解内控、熟悉内控、参与内控”为目标,深入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3.制订内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制订时认真吸纳“建言献策”活动中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案制订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方案。(二)清理行政职权,优化权力运行流程。1.清理行政职权,编制职权清单。根据学校实际,行政职权清理的范围包括:(1)各项内部管理权,包括组织人事管理(干部选任、教师调动、教师交流支教、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等),财务管理(公务接待、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资产管理(物品采购、日常办公用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重要决策(政策制定、项目立项、资产处置、评估确认、行政奖惩等);(2)其他依法实施的行政执法权和内部事务管理权。2.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健全组织规则和程序制度。要以“合乎法度、简单明了、方便群众、便于监督”为基本原则,优化权力运行路径,提升内控效率。保证环节之间、人员之间互相制衡,让决策权、执法权和管理权处于缜密的内部制约与监控之下。(三)坚持上下联动,排查行政风险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排查的具体要求:1.逐岗位逐环节排查。要将风险排查工作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岗位的每项权力、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拓展排查广度和深度,尽可能把隐患和问题想得严重一些,力求风险点排查全面、细致、准确一些。在普遍排查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岗位、重要权力项目、权力运行重点环节的风险排查。2.明确查找办法。将自己找、群众帮、领导点和民主评等第2页共5页方式结合起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参与查找风险,人人查出风险,人人制定防范措施。具体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将目前已经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环节作为风险点查找出来;二是将目前虽未发生案件,但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环节作为风险点查找出来;三是将有发案风险,目前其他地区、其他单位已采取措施预防的环节作为风险点查找出来。3.规范查找步骤。风险点的排查,要按照“每位干部和教职工自查→学校的科室负责人带领全体人员集中讨论→科室负责人初审→单位内控领导小组二审→听取中层行政、条线领导意见→党政工联席会集体终审确认”六个步骤进行,做到步骤齐全、层层把关、确保质量。4.突出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