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2页第一章编制依据1、施工合同;2、工程施工设计图纸;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规范、标准;⑴、《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⑵、《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X1);⑶、《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2003;⑷、《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第二章施工概况第一节参施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第二节结构概况;本工程是与首都国际机场XX航站楼过夜用房,主要由高档旅客过夜用房、有限服务过夜用房和供机场有关单位、外航、旅客使用的成套用房三部分组成的综合建筑,分为东楼、西楼两栋,本合同段为东楼,占地面积第2页共52页第1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2页73783平方米。本项目防火建筑分类为高层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00绝对标高26.900,结构主体高度27.60m,地下1层,地上7层,B1层层高4.2~6.3m,1层层高5.4m,2层层高6.0m,3~7层层高4.05m,主楼平面呈L状布置,长边177.3m,进深24.3m,框架剪力墙结构,分为三个结构段,缝宽150mm,裙楼大部分为一层,局部两层。外窗为双层中空玻璃窗,外墙为干挂石材幕墙,屋顶为钢结构。第三节空调系统冷、热源;1、本工程冷源由设在地下一层冷冻机房内3台700USRT离心式冷水机组(其中一台为变频机组),提供7/12℃冷冻水,供本楼使用。总冷负荷约为7380KW(2098USRT)。2、本工程冬季热源机场能源中心供给。一次水水温120/80℃,由设在地下一层的热力站提供60/50℃空调温水,供本楼使用。总空调热负荷约为6500KW。第四节空调水系统;1、冻水及空调温水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二次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全楼除机房等辅助设备采用两管制外,其他房间采用四管制、异程系统。冷冻水一次泵、冷冻水泵、冷水机组采用一一对应的连接方式。2、冷冻水、空调温水循环泵分别设置。系统定压、膨胀采用闭式定压罐,按照系统分别配置。3、冷冻水、空调温水补水采用软化水。第3页共52页第2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2页4、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7℃。冷却水水处理采用除污过滤和加药处理。冷却水补水采用自来水。5、冷却塔补水储存量为92m3,与消防水池合用。第五节空调风系统;1、大堂、餐厅、宴会厅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CAV),均为双风机系统。2、空气系统房间玻璃幕外墙处设管沟散热器,冬季作为辅助和值班采暖。总风量大于20000m3/h,新风比超过40%的空调机组,设置热回收装置。3、会议中心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VAV)。变风量末端装置采用压力无关串联风机型,保证房间气流组织及热舒适度。4、游泳池采用全新风系统。冬季和过度季向室内送热风,夏季送冷风。5、管理办公、客房、小型会议室、餐厅包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形式。新风机组设热回收,全楼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超过40%的新风设置热回收装置。6、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均设初效板式过滤器(G4)和中效袋式过滤器(F7),设冷、热水两组盘管。机组内的过滤器、凝水盘等采用抗菌材料。新风采风口设置在无污染位置。7、地下一层弱电机房、消防控制室等电气用房(全天值守)采用单独新风及VRV空调形式。8、新风机组、空讯机组冬季加湿采用高压微雾加湿器,按机房集中设置。加湿水源采用自来水。第4页共52页第3页共5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52页9、电梯机房采用通风机或根据设备需要设分体空调机。第六节空调自控;1、风机盘管采用风机就地手动控制,盘管水路二通阀就地自动控制。制冷机房(包括机房使用过的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等)在机方控制室集中监控,主要设备的监测纳入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2、其余空调通风系统采用开放式集散监控系统,并纳入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除风机盘管外,设备、自控阀均要求就地手动和控制室自动控制。3、冷水机组与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电动阀联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