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知识篇一:自然科学根底知识自然科学根底知识(二)沈阳师范大学老师专业开展学院孔繁成第一章现代信息技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他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全世界信息量随着时间的增长,以每隔假设干年增长1倍的方式进展,即“知识爆炸”。20世纪50年代人类的知识总和是20世纪初的1倍;80年代又增加了1倍,目前正以由每十年增长1倍向每5年增长1倍的速度过渡。第二,由于信息交流方式的快捷和多样化,使得交流的双方空间间隔大大减少由原来的“远在天边”,变为如今的“近在咫尺”(电报——有线——无线——网络聊天——网络视频交流——)。第一节历史的回忆信息科技的开展离不开社会的开展,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信息科技也处于不同的开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远古时代,人类活动的范围非常小,也非常简单。信息直截了当依托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来获取,靠大脑进展存储、分析,靠简单的动作和声音来传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结绳记事等是最原始的信息存储方法。信息技术的开展渊源长远,能够追溯到中国古代传递外族人侵信息的烽火台,这能够称为原始方式的信息传递技术。一、语言劳动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同时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开展。人类借助语言才能实现由简单的直觉思维向复杂的抽象思维过渡。有了语言才有了人类社会,才有了人类社会的思想意思。有了语言,信息传递和交流得到了加强,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二、文字和印刷伴随着语言,人类又制造出了各种符号和文字,开场能把发生的事情比拟精确地记录下来,这是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大而产生的结果。如今发觉的洞穴、岩石、墓穴里的壁画和石器、青铜器上的文字都是当时大事的记述,存储了许多古代的信息,也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依照。11世纪我国毕异制造了活字印刷术,使人类信息(特别是文字和图画)传递的速度和范围急剧地扩展,使信息的存储才能进一步加强,并初步实现了广泛的信息共享。相应地也出现了印刷事业和邮递事业。文字进人人类生活,使人类能够把信息保存下来,并传播出去初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和印刷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三、电信和广播蒸汽机的制造和应用引发了工业革命,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旺国家就完成了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和消费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19世纪初,技术上的最大成确实是电能的开发和应用,及电工和电信技术的兴起。由于社会消费活动范围的迅速扩大,信息的传递依托邮政和出版已经不能满足消费开展的需要,因而有一大批科学家和制造家开场致力于用电流来传递信息的研究。1837年莫尔斯制造电报,1844年美国就建成了有用的电报系统,1866年完成了横跨大西洋的永久性电缆。1876年美国人贝尔制造了,到1900年美国已有140万台。在无线通讯方面,1895年马可尼用无线电波传送信息的实验获得成功。不久,无线电报开场有用化,到1903年电报已用来传送新闻,使无线电通讯成为全球化事业。1906年三极管制造,1947年半导体晶体三极管制造。随着电子技术的开展和进步,电信和广播出现了,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更大的一次信息变革,信息活动的所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各种传感器扩展了人体感官的功能,语言、图形、文字等传统的信息识别方式逐步被电报、、广播、、电视等电磁信号所替代,而信息的传递也逐步从邮件向更有效的通讯方式转变。传输介质由纸张转变为电磁波,实现了不受间隔限制的实时信息交流,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更加直截了当的方式进展。在信息存储方面,出现了照片、磁带、录像带等,部分地取代了书籍的功能。因而人类的信息活动更加丰富,更加深化。电信和广播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四、计算机和网络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与通讯技术的结合,推进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非常快就构成了以数字化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为背景的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存储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超越了人类本身的才能,到达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创始了一个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