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扩大消费的工作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XX〕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搞活流通的重大意义(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连接产需、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流通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动流通业的发展。二、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拉动农村消费(二)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今明两年再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重点建设村级店,切实扩大农家店覆盖面,20XX年,全市新建和改造1000个农家店,其中直营店建设比例不低于50%,确保农家店基本覆盖全市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初步形成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农业生产资料、商务信息服务、村民生活服务的“六大”新型流通网络体系。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增加统一配送的商品品种,逐步实现食品的全配送。鼓励“一网多用”,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粮食、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扩大农家店的经营品种和服务范围,加快培育和评定一批示范店。现有农家店要完善设施,改善服务,提升功能,提高城乡同价工业品的比重。引导生产企业开发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增加简包装、低成本、质量好的商品供给,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三)切实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启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整合全市现有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等资源,利用3—5年左右时间,各县(区)新建或改造一个上规第1页共8页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一户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省双示范工程),带动全市100个左右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初步形成通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加强信息系统、检验检测系统和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物流配送等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四)逐步健全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继续推进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完善市、县(区)农业生产资料储备制度,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利用农资配送中心实行“淡储旺供”,稳定市场价格。特别要做好化肥、农药等农资主要品种调运、储备和供应工作,努力保证农业生产需求。加强农资市场调控和监管,促进市场竞争,降低流通费用,努力降低成本。引导和鼓励农资流通企业为农民提供技术、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五)全面开展家电下乡工作。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强化监管,抓实抓好。鼓励家电销售企业到边远乡镇、行政村开设网点,努力扩大产品销售。督促相关经销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切实做好售后服务,确保广大农民买得放心。建立信息跟踪网络,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加强审核把关,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增强城市商业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六)培育发展城市区域商业中心,强力推进县(区)商贸“十个一”工程。按照定位准确、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原则,积极培育发展城市区域商业中心,提升商圈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到20XX年,各县(区)基本实现商贸“十个一”目标,即至少培育一个中心商圈(销售金额3-5亿元)、一条商业特色街、一个综合批发市场、一条餐饮娱乐夜市、一个商业示范社区、一批物流配送中心、一家龙头商贸企业、一家三星级宾馆、一家餐饮名店、一批星级农家乐,以满足区域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商业可持续发展。“十个一”工程建设标准由市商务局负责研究制订。第2页共8页(七)加快城乡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城乡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