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考察报告6月4日至5日,市政府研究室赴浙江xx县,考察学习了递铺镇银湾村和报福镇上张村、洪家村以及章村镇郎村村、灵峰旅游度假区大竹园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并到我市xx县东亭乡高峰村、卢村乡九龙村和xx县建平镇大杨村的小袁村、精忠村的赵村和梅渚镇大梁村、新发镇官桥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考察和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xx县“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xx县地处浙江西北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6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与城关镇合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自2008年起,安吉在全县187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基本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创建覆盖面达到89.8%,12个乡镇实现全覆盖,已建成精品村150个、重点村14个、特色村4个,初步形成了“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三个层次的美丽乡村大格局,一个全域景区化打造、立体式经营的“可憩可游、宜商宜居、且安且吉”现代型美丽乡村正在逐步成型。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有力推动了该县经济社会发展。20X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亿元,财政总收入2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7亿元,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5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1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1,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并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示xx县、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示xx县、全国首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荣获全国首个县域“中国人居环境奖”。美丽乡村已成为安吉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品牌工程、全县人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二、xx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第1页共8页第一,注重规划的系统性。立足于建设“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县级层面,高标准编制了县域总体规划、《“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分区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布局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特别编制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开展了乡村风貌研究,编印了新农村农居建筑通用图集。乡镇层面,编制了所有乡镇总体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部分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控规覆盖率超过95%。村级层面,编制了所有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先后编制了各村的环境整治方案和环境提升专项设计,形成了山水村、田园村、古村落村等各具特色的村庄建设思路与技术细则。第二,注重建设的高标准。立足于“全国第一、全国唯一”,制定了《xx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考核指标与验收办法》,坚持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有所创新,设定“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内容及考核标准,并细化到4个方面、36项指标,其指标标准远远高于全省、全国同类标准。其中“村村优美、家家创业”是两项关键性硬指标,覆盖所有行政村,真正体现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做样子,而是做实事;不是种盆景,而要满园春;不是搞政绩工程,而是要搞惠民工程”。具体操作中实施分类考核,对山区、平原土斗区、社区列出了不同的考核要求,对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提出了不同的考核标准。考核评定总分在90分以上,且“村村优美”考核得分42.5分以上(含42.5分)的为精品村;85分以上至90分,且“村村优美”考核得分41.0分以上(含41.0分)的为重点村;80分以上至85分,且“村村优美”考核得分40.0分以上(含40.0分)的为特色村。乡镇所辖村全部完成“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为中国美丽乡镇。第三,注重定位的特色化。立足于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突出个性,根据产业、文化、生态和村容村貌的不同,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把187个行政村划分为40个工业特色村、98个高效农业第2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