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林业经济学的性质1林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位置林业经济是一门应用经济科学,属部门经济学科。它与林业技术科学共同构成林业科学体系。在我国,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林业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及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林业中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其他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林业生产部门的结构、林业生产布局与林业区划:林业规划和计划:林业投资效果的分析和评价:林业产品贸易与价格,林业财政、信贷及贸金的运用:林业中产品和收入的分配及林业职工的生活消费:森林生态及社会公益经济效益等。2什么是林业2.1林业的概念林业是从事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社会经济部门,具有基础性产业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双重“人格”。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林业,可以把林业划分成三个阶段:依靠自然力开发利用森林:依靠工业化开发利用森林:多向利用开发森林。也经历纯粹开发到主动培育和积极保护合理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从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之所以一个行业能从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独立出来,必须有其特定的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产品,并且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与其它行业形成边界清晰的界限。然后通过产品交换能够提高社会整体效率。因此,对行业的界定,不是一个空间的范畴,而是从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角度。2.2林业的定位林业提供了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多种基本原材料和最终消费品,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但处于弱势竞争地位,产品生产的周期复杂并较长,直接导致资本占用时间长,投入资本风险较高。经济再生产的间歇性导致资本利用率不高,而林业生产设备的专用性又较强,难以有效通过短期流动提高利用率和周转率。这使得林业在与其他行业竞争有限的又必不可少的土地资源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林业在提供多种实物产品同时还发挥社会经济系统良性运行比不可缺的许多重要生态服务,第1页共4页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经济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而绝大部分生态服务都具有正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属性,在当前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加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的上述功能显得更加重要。3林业与国民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进步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产品: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业的行业(部门)属性、特征有决定性影响,并可以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环境和资金支持。比如2o世纪5o年代到7o年代末期,我国林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林产品,木材曾与刚才、水泥合称三大材。这一阶段的木材生产满足了国家工业、建筑、军事用材的需要。为打破国际经济封锁、恢复和发展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稳固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国内解放战争的胜利。东北工业的恢复和建设,都离不开木材。森林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不仅可以当作生活资料,而且是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不仅能提供实物形态的产品,而且很快能变成价值形态的货币。4林产品市场与贸易4.1林业市场的概念各类林业生产要素和产出交换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通过林业市场,各类生产要素被配置到林业生产中。相关的产品进入消费领域。4.2林业市场的分类与结构分析(1)分类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①生产要素市场。林业生产要素包括:林业用地、林业劳动、林业资本。企业家才能l9世纪以前没有作为生产要素被认识。之后被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要素的分配获得利润。在此之前利润被认为是资本的报酬,此后资本参与分配获得利息的报酬。利息与利润的区分并没有改变分配的本质,私有制下高层职业经理阶层作为企业家才能的主体承担者,虽然薪筹较高,但报酬的本质仍然是劳动报酬,其薪金仍然体现为劳动力市场供求条件下形成的劳动价格。在我国当前的制度形势下,林业经营管理中的第2页共4页企业家才能要素是林业劳动要素的内容,其获得的较高报酬是与劳动质量和其再生产成本一致的劳动报酬。所体现的是效率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与上述生产要素的内容相对应,就形成了林地市场、林业劳动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