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工作毒物是指以较少量进入机体,与生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在劳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职业中毒的发生,与毒物本身的性质,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及数量、接触时间及身体状况,防护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生产性毒物的分类生产性毒物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辅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副产品、废弃物、夹杂物等。由于生产性毒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只有结合生产工艺过程对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作全面调查研究,找出主要毒物的发生源及其存在状态,才能有效地控制毒物危害。生产性毒物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其存在的形态、用途、化学结构及对人体的影响综合分类,将生产性毒物分为以下几类: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主要包括铅、四乙铅、汞、锰、砷、砷化氢、铬、镉、铍、磷等。2.刺激性气体:系指对人体的眼睛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物质。刺激性气体种类较多,包括:(1)酸类:硫酸、盐酸、硝酸、铬酸;(2)成酸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铬酐等;(3)成酸氢化物: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4)卤素:氟、氯、溴、碘;(5)无机氯化物:光气、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三氯化硼、三氯氧磷、三氯化砷、三氯化锑、四氯化硅;(6)卤烃:溴甲烷、氯化苦;(7)酯类: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甲酸甲脂;(8)醚类:氯甲基甲醚;(9)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10)有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11)成碱氢化物:氨;(12)强氧化剂:臭氧;(13)金属化合物:氧化镉、羰基镍、硒化氢。上述物质中,有些在常态下虽非气体,但可以通过蒸发、升华后在作业环境空气中以气态形式作用于机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3.窒息性气体:是指该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使血液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的有害气体。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氰化物和硫化氢等。4.有机溶剂:主要指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5.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其最基本的物质是苯胺及硝基苯。以此为基础,可在苯环的不同位置上代入不同数量的氨基或硝基、卤素或烷基,而形成很多种类的衍生物。常见的有苯胺、苯二胺、联苯胺、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等。这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制药、印染、橡胶、印刷、炸药、有机合成染料及化工农药等工业。6.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的毒物。高分子化合物在数量和品种上增加迅速,范围甚广。它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产品及黏合剂、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氯乙烯、丙烯腈、氯丁二燃、含氟塑料、二异氰酸甲苯酯、乙烯、丙烯、苯乙烯、丁二烯、醋酸乙烯、己二胺、二甲苯甲酰胺、二乙烯三胺、环氧氯丙烷、乙腈、联苯、联苯醚、甲醛、苯酚、糠醛等。7.农药:主要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物。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敌敌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内吸磷、甲基内吸磷、甲拌磷、乐果、马拉硫磷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西维因、呋喃丹等;其他类农药如滴滴涕、氟乙酰胺、五氯酚钠、除草醚等。(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但最主要的是呼吸道,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进入的,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1)经呼吸道进入,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是最主要、最危险、最常见的途径。因为凡呈气态、蒸气态的毒物随时都可伴随呼吸过程进入人体,而且人的呼吸系统从气管到肺胞都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尤其肺胞的吸收能力最强。肺胞壁极薄且总面积大约有55~120m<sup>2<sup>,其上有丰富的微血管,由肺胞吸收的毒物会随血循环迅速分布全身。所以在全部职业中毒者中,约95%是经呼吸道吸入毒物引起的。(2)经皮肤进入。经皮肤吸收毒物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表皮屏障、毛囊、极少数通过汗腺导管。皮肤本身是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屏障,因此水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