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道德讲堂”建立施行方案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道德标准、宣传道德楷模、引领道德风气,推进创立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按照市文明委关于印发《市“道德讲堂”建立施行方案》的通知要求,我校决定开展“道德讲堂”建立活动,特制定以下施行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的建立“道德讲堂”,主动习惯经济社会开展新需求,搭建师生道德建立新载体,促进所有师生成为道德建立的主体,通过“周围人讲周围事,周围人讲本人事,周围事教周围人”,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涵养和文明程度,为教育强校提供思想道德保障。二、“学校道德讲堂”工作原则1、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师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兴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学校道德讲堂”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互相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历,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3、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质量和健全人格;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鼓舞师生主动参与、独立考虑,自助自立自强,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气氛的构成。三、目的任务建立“学校道德讲堂”的主要目的是: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涵养和文明素养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立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小学生“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建立“学校道德讲堂”的详细目的为:构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推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立“学校道德讲堂”的首要目的,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认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养。营建“崇德尚善”的浓重气氛。把对学校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作为打破口,以点带面,使学生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立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四、建立“学校道德讲堂”的主要内容“道德讲堂”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立为主要内容。1.社会公德建立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2.职业道德建立主要包括:老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正、热心效劳、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3.家庭美德建立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小孩、邻里团结、节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4.个人品德建立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五、方式及途径1.队伍要丰富化。要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宣讲队伍,一是要发挥学校骨干老师、优秀班主任、学科老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要整合家庭、社区资源,邀请其中的优秀代表参与学校教育,构成育人合力;三是要特别注重发动各级美德青年、五好青年、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作为宣讲员,发挥周围好人的作用,邀请他们言传身教,以点带面。2.方式要多样化。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方式,设计多样化宣讲方式,使广大学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一是“我听”:以培训报告、巡回讲演等方式,听道德故事,悟优秀质量;二是“我看”:以演绎展示、学习发觉等方式,把典型事迹和质量形象化、详细化,使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三是“我讲”:以自我推荐、自我宣讲等方式,讲学生本人和周围的道德故事;四是“我议”:以辩论讨论、评议总结等方式,评议周围的好人故事,挖掘精神本质,不断升华本身道德境地;五是“我选”:以学生评选、菜单式宣讲等方式,由学生评选先进人物,由学生选择每一次宣讲的人物、主题和时间等;六是“我行”:以实践转化、提升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在认知、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质量后,见贤思齐,转化行为。3.时间要经常化。要定期不定期地进展宣讲,利用国旗下讲话进展集中宣讲,结合民族精神月建立统一开展活动;要将“道德讲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4、开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