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发挥优势锻造特色鲜明跟党走的后备军官第一篇:真抓实干发挥优势锻造特色鲜明跟党走的后备军官真抓实干发挥优势锻造特色鲜明跟党走的后备军官——关于加强工科学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信息与通信学院丰硕摘要。国防生是国家军队未来的栋梁,其思想状况如何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应关注国防生的入伍动机、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专业思想等状况,积极寻求对策,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支持,使国防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成为爱党、爱国、爱军的合格后备军官。关键字: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方法思考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从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和加速我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高度做出的科学决策。国防生培养在我军强军计划中具有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牢牢把握国防生的思想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努力把国防生培养成专业基础扎实、军政素质兼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直接关系到军队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军队的未来和发展。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形式,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训练、管理与自治紧密相结合的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新途径。一、国防生的思想现状及成因分析整体来看,在校国防生的思想主流上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有正确的政治观念,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绝大多数国防生具有入伍动机端正、思想政治素质积极健康、对军人职业认同感强的正确观念,但受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等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国防生产生对前途担忧、追求功利主义等易受负面影响的表现,虽然这些同志在国第1页共5页防生队伍中-1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服役年限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使不少国防生存在既向往又害怕的双重心理,他们最关注自己去部队能不能适应环境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担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否能实现,担心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大,因此渴望对部队有更多的了解,但由于部队的特殊性,无法让国防生了解每个部队的实际情况。而且对国防生深造学习、出国的限制,以及部队用人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使国防生对自己携笔从戎的前景产生不良影响。二是迷茫分配去向导致动摇使命感。目前,依托培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最近几年里才出现的新生群体,人们对国防生将来具体干什么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甚至国防生自己对自己将来会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工作,将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也没有现实的依据可以参考,这样便致使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将来充满疑惑,加之对优秀国防生在考研、毕业后到部队的福利待遇方面没有优势,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处罚机制等问题,使得加入国防生时的激情逐渐消减,原本坚定不移为国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出现了动摇。二、提高国防生思想政治培养质量的方法及途径国防生作为依托培养的特殊对象,有其特有的成长规律和成长周期。他们既是一个名大学生,又是一名国防生,身份的双重性和特殊性,使得他们身上既有校园文化的烙印,也有军营文化熏陶的痕迹。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工作需围绕培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有新知识新技术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开展,要把努力打造“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后备军官作为培养目标,解放思想,探索结合学院专业的教育途径,开拓创新,构建适合高校特点的培养模式。(一)提高政治觉悟打牢拥党爱军观念政治合格,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首要标志,也是衡量国防生培养质量高低的最高标准,因此,思想政治素质是国防生培养的首位要求。通过落实科学发展,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3有军事化特点的管理模式,对各年级国防生的管理实行第2页共5页“一体化”教育管理方式,即国防生单独编班、集中住宿,与其他普通学生一体教育、一体管理,强化国防生对身份的认同意识,增强国防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努力实现部队后备干部培养同普通高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日常管理中,为锻炼提高国防生的组织指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