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 VIP免费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 _第1页
1/7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 _第2页
2/7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 _第3页
3/7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篇一:论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阻碍论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阻碍摘要:中国历史长远,而数学历史亦是久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构成于自西汉至南北朝的三、四百年期间。《算数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中国古代数学在三国及两晋时期侧重于理论研究,其中以赵爽与刘徽为主要代表人物。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数学的蓬勃开展时期,计有《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算学著作征询世。而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和阻碍力的应该确实是祖冲之、祖暅父子。从公元11世纪到14世纪的宋、元时期,是以筹算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数学的鼎盛时期,其表现是这一时期涌现许多出色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中国古代数学以宋、元数学为最高境地。到了明代,数学的主要成就应该首推珠算的普及。关键词:古代数学;重要成就;阻碍Abstract:China’slonghistory,andmathematicalhistoryisalsoalonglasting.TherealChinaancientmathematicalsystemformedinthewesternhandynastytothesouthernandnortherndynastiesthreeinfourhundred,period.Thecountbook“,“weeksthighisthe”,“ninechaptersarithmetic”fortheperiodofimportantachievements.AncientChinesemathematicsinTheThreeKingdomsperiodofjinandfocusedontheorystudy,amongthemwithZhaoShuangandLiuHuiasthemainrepresentativecharacter.IsthenorthernandsoutherndynastiesancientChinesemathematicsofboomingdevelopmentperiod,theideahasthegrandsonisthe“,“apfaYangisthe”,“ZhangQiubuiltisthe”andsoonthemathworkstocomeout.Andinthisperiodthemostrepresentativeandinfluentialshouldiszuchongzhi,fathersGengfatherandson.Fromthe11thcenturyto14ofthecenturythesongandyuandynasties,isthecounselasthemaincontentsoftheancientChinesemathematicsheyday,itsperformanceistheperiodemergingmanyoutstandingmathematiciansandmathematicsbooks.AncientChinesemathematicstosong,yuanmathematicsforthehighestrealm.IntheMingdynasty,themainachievementofmathematicsshouldfirstabacuscalculationpopularization.Keywords:ancientmathematical;Importantachievement;influence中国历史长远,而数学历史亦是久矣。数学的开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些是记录数字的文字,包括从一至十,以及百、千、万,最大的数字为三万;而其后司马迁的史记提到大禹治水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而且明白“勾三股四弦五”;听说《易经》还包含组合数学与二进制思想。2002年在湖南开掘的秦代古墓中,考古人员觉察了距今大约2200多年的九九乘法表,与现代小学生使用的乘法口诀“小九九”十分类似。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它在春秋时期已经特别普遍;使用算筹进展计算称为筹算。中篇二:中国古代数学的详细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详细成就一、圆周率魏晋时,刘徽曾用使正多边形的边数逐步增加去逼近圆周的方法(即“割圆术”),求得π的近似值3.1416。汉朝时,张衡得出π的平方除以16等于5/8,即π等於10的开方(约为3.162)。尽管这个值不太准确,但它简单易理解,因而也在亚洲风行了一阵。王蕃(229-267)觉察了另一个圆周率值,这确实是3.156,但没有人明白他是如何求出来的。公元5世纪,祖冲之和他的儿子以正24576边形,求出圆周率约为355/113,和真正的值相比,误差小於八亿分之一。这个纪录在一千年后才给打破。二、割圆术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刘徽在批判总结了数学史上各种旧的计算方法之后,通过深思熟虑才制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方法。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不断是取“周三径一”(即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的数值来进展有关圆的计算。但用这个数值进展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特别大。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东汉的张衡不满足于这个结果,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