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已知碘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3,下列关于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A.131I的核外有53个电子B.131I的质量数是78C.131I的核内有53个中子D.131I的核内有131个质子[答案]A[解析]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电子数,11153I原子的质子数是53,电子数是53,质量数是111,中子数是78。[知识点归纳](1)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等于电子数。(2)原子核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1H不含中子),1个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1,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3)原子核组成符号:AZX,A(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代表质量数,Z(元素符号的左下角)代表质子数,(A—Z)代表中子数。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碳的摩尔质量为12gB.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C.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gD.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答案]D[解析]C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A选项单位错误;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质量的单位;B选项错误;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AN12g,1摩碳原子的质量为12g,C选项错误。[知识点归纳](1)摩尔质量: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②符号:M,③单位:g·mol-1,④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2)物质的量: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②符号:n,③单位:mol,④单位的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3)阿伏加德罗常数:①定义:把6.02×1023mol-1叫阿伏加德罗常数,②符号:NA。(4)1个微粒的质量:ANM。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盐酸B.蔗糖C.氯化钠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混合物,而电解质是化合物,是纯净物,A选项错误;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B选项错误,氯化钠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导电是电解质,C选项正确;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态下不导电,在水溶液中导电,导电的微粒是H+、HCO3、CO23、OH,导电微粒是碳酸溶液电离出来的,而不是二氧化碳电离出来的,所以二氧化碳不是电解质。[知识点归纳](1)电解质:①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②分类:非金属氢化物(HX、H2S、H2O)、金属氢化物(CaH2、NaH)、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羧酸、酚类、氨基酸。(2)非电解质:①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②分类:非金属氢化物(NH3、CH4、烃类)、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烃的含氧衍生物、卤代烃等。4.在实验室里,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药品是A.浓盐酸B.浓硝酸C.浓硫酸D.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见光受热易分解的物质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知识点归纳](1)见光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有:浓硝酸、硝酸银溶液、氯水。(2)敞口放置因为具有挥发性而质量减少的是: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3)敞口放置因为具有吸水性而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氯化钙。(4)敞口放置因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质量增加的是: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碱性氧化物、碱或碱溶液、比碳酸的酸性弱的盐溶液:Ca(ClO)2、NaAlO2、Na2SiO3。(5)存放碱性物质(水玻璃等)的试剂瓶用软木塞、橡皮塞、塑料塞,而存放酸性物质的试剂瓶用玻璃塞。(6)存放氧化性物质(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用玻璃塞。(7)存放溶剂类有机物质(苯、四氯化碳、汽油、乙醚、酒精)的试剂瓶用玻璃塞。(8)盛放碱金属(活泼金属)时要用足量的液态石蜡做保护剂,少量白磷(易燃固体)要用足量的冷水做保护剂。5.一次性餐具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是A.淀粉餐具B.瓷器餐具C.塑料餐具D.纸木餐具[答案]A[解析]一次性餐具顾名思义,就是只使用一次就仍掉的餐具,包括餐盒和筷子等。早期多为泡沫塑料制品,不能降解,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一度有"白色污染"这一说.一次性餐具中的筷子多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