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案【热点背景】2006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1号文件)。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分析】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3.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4.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项主要措施: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并在报告中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今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考点链接】1.经济常识:(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2)产业结构的有关知识(3)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措施2.哲学常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有关原理3.政治常识(1)我国政府的职能(2)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党的宗旨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心爱心专心117号编辑1【创新题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注:2001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89:1,2005年为3.22∶1,2006年为3.28:1。图2: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比例曲线(%)材料二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2007年1月底,中央发布的1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