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妇幼健康服务要点与2024年妇幼卫生工作总结范文4篇汇编2024年妇幼健康服务要点一、加快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一)深化实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抢抓“十三五”建设机遇,用足《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支持性政策,对比《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启动实施新一轮标准化建设验收工作。测算评估业务用房缺口,填平补齐,争取政府支持,协同发改部门,加快创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到2024年,实现市、县二级都有1所政府举办设施齐全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同步推动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继续开展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二)加快建设整合型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探究妇幼健康服务联合联动模式,加快构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为主体、大中型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三)加快实现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深度融合。在完成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整合基础上,统筹利用卫生优质的专业资源和计生完善的网络体系,实现机构功能融合、效能提升。二、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四)推动母婴安全保障政策全面落实。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法律规范》要求,推动各地强化妊娠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医疗机构要将其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推动各地落实《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实施第1页共18页意见》以及《关于转发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措施,保障母婴安全。(五)增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险重症救治能力。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健全运行管理机制,2024年底前,要建成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会诊、转诊网络。(六)完善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缩短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周期,对孕产妇死亡个案实行一例一评审,对可避开死亡个案实行一例一通报。继续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并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加强相关信息的分析与反馈,密切监测母婴安全形势,对重点县市区开展针对性指导。(七)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全面推广和使用国家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以母子健康手册推广应用为抓手,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让妇女儿童在系统、法律规范的妇幼健康服务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三、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八)讨论制定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政策意见。开展全市出生缺陷现状调查讨论,根据国家拟制订出台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指导意见,讨论制定全市政策意见,完善防治策略和措施。(九)全面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提高检查率,力争达到50%。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及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达到95%,依从率达到80%,加强业务培训和质量第2页共18页控制。提高产前筛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扩大覆盖面。巩固新生儿疾病筛查成果,提高筛查质量。四、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十)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启动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推动和法律规范儿童早期进展工作,强化托幼机构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积极参加省级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继续实施爱婴医院创建工作,创新爱婴医院品牌,提倡支持母乳喂养。继续开展“母婴友好医院”创建工作。(十一)促进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加强培训指导、督导考核,注重痕迹管理。做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估。做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服务质量。五、加强妇幼健康综合管理(十二)加强重点指标管理。落实妇女儿童进展规划、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进展规划,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