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工作经验交流20*年,冰封多年而众心期盼的*镇旧城改造项目在雷厉风行的王世平书记手中强势启动。由于*镇固有的人文历史以及客观实际的特殊性,注定了*镇旧城改造的拆迁是一项艰巨的持久性工作。其启动伊始,就滋生激发出很多始料不及的尖锐性问题,拆迁工作跳过缓热期,直接进入白热化阶段。20*年7月,*镇旧城改造的拆迁工作终于在以缪昌平副镇长为具体负责人的工作组的日以继夜的艰苦奋战下,进入了最后冲刺性的攻坚决战。20*年8月,我和其他十几位年轻同志被镇党委政府充实到旧城改造拆迁工作组中,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拆迁进程。我有幸被分在我的“育苗工程”老师——储祥俊副镇长的工作组,又一次得以聆听教诲、学习经验和磨砺自己。我们拆迁工作组的拆迁户一共有7家,有三家为兄弟,所以关节为4处,但是这4次的关节都是“硬骨头部队”出身,很难打通。如何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实现拆迁工作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似乎难以逾越的坎。在了解到工作难度之后,我们这些组员都是心生寒意、倒吸凉气。储镇长便站起来鼓励我们说:“大家不要怕,只要我们吃透政策,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和“莫徇私、莫偷懒、莫害怕”的“三母(莫)”态度,我们一定可以啃下这些硬骨头。”他看了看我,笑着说:“小夏,你是新加入,你跟着我冲就是了。”我们听了他的话都笑了起来。渔政办李主任把胸部一拍说:“好,储镇长既然已经表态了,我们一定跟着你好好干。”在小组会议散后,储镇长把我单独留下来,对我说:“小夏,你是我们工作组最年轻的,你要多担当些重量,要吃得苦。拆迁工作很难,但是对你们年轻人磨砺却很有效果,希望你能多学习,多锤炼。”在此后的日以继夜的拆迁工作中,我在储镇长和其他同志的指导下,增长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财富。——为民所为,心心相印。旧城改造的是一件“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大好事,但极少的老龄拆迁户表示不理解。一对七十多岁的夫妇就责问我们:“我们不需要拆迁,这是我们祖屋,第1页共4页都上百年了,我不能做败家子,我肯定不会拆的。你们不要烦我们,请你们走开。”面对无理的抵触,我感到愤怒和着急。储镇长告诉我:“不要着急,任何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有人不理解、不支持,这个时候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经过工作小组讨论分析,这户人家关键是:年龄大了,思想僵化,只要把他们的思想做通,理解了旧城改造对*的重要性,理解旧城改造后给他家带来的明显的经济效益,他们一定会拆迁。于是我们在储镇长的带领之下,一次又一次地拜访。先是敲门不应,可我们依然表示打扰的歉意;后来隔门而语,我们在问候的同时见缝插针地宣传“政府忧民所忧、盼民所盼”的拆迁思想;再后来可以登堂相商,我们便侧打旁敲地告诉该拆迁户我们的拆迁情况和旧城改造的美好蓝图;再后来便是主宾欢谈了,大家直截了当谈谈各自的想法、交换彼此的意见;最后,该拆迁户感动地把桌子一拍:“储镇长、李主任、小夏,真是辛苦你们了。我思想陈旧、脾气倔强、不听善言,拖累大家,影响了拆迁进度,真是老糊涂了。现在,我想通了,明天就搬,今天就交钥匙。而且,我还要纠错补过,帮你们做别人的工作。”在那次回来的深夜,吹着凉凉的晚风,我心里充满了胜利的惬意:“为民所为,心心相印。其实只要我们的心和老百姓的心是真正贴在一起想民所想、为民所为,工作上不气馁、不放弃,再大困难一样会得到解决。”——公平公正,心中无愧。储镇长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我的工作小组,就要讲究“平”和“正”两个字。”拆迁过程中难免偶尔会出现评估补偿的偏差,而我们工作小组在工作中一旦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义不容辞地去帮助拆迁户争取最大化的公平公正。其实这是我们的分外工作,并会增大工作量和引发不满,但是储镇长告诉我:“小夏,没有公平公正,就没有真正服务,也就没有真正地工作。”在我们的拆迁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一户人家在拆迁的评估补偿上与实际出现了偏差,储镇长让我协助沟通解决此事。为此,我大量查阅了不少关于拆迁的资料和政策,并实地进行了测算,拿出了自己所做的评估补偿结果,在经过我们工作小组的反复论证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