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食物链(第1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活动和动脑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概念教学,从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着手,增加学生对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卡片接龙游戏中,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构建食物链的概念,在知道什么是食物链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讨论、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设计的思路是“做中学”“学中用”“用中思”。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3)描述食物链的特点。2.能力目标:1)通过农田生态系统中找动物,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2)会绘制简单的食物链。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食物链的概念。2)教学难点:能够运用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四、教学准备:课前准备:PPT课件、卡片、双面胶,白纸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视频。2.问题:猜猜视频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您能猜出视频中的成语吗?说一说其中生物的关系。3.谈话1:在视频中,谁吃谁?“谁”被“谁”吃呢?谈话4.过度:你能举出生活当中的这种例子吗?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1.学生观看课件2.发挥想象,猜出成语3.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4.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5.明确“谁”被“谁”吃1.以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食物链2.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自己提出探究问题。3.感知生物间的关系。二、提出问题,引入研究1.再现生活(1)大家一定非常喜欢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现在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自然吧。(课件展示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画1.学生辨认图中几种动植物,并说出它们的名1.展示具体事例和活动素材,引发探究任务。面,画上有青草、青蛙、蛇、老鹰、鸡等。)(2)大家能根据自己的见闻说说田野里的这些动物,它们谁被谁吃了?2.深入研究(1)探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卡片接龙将画面上出现的动植物写在卡片上,每种多写几个,请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相关的卡片用()接龙起来。它们由于食物关系联系起来排成一队,大家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你能把他们之间谁被谁吃了的关系连起来吗?(注意把被吃的生物放在前面,吃它的生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的方向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3)课件出示学生所写食物链。青草→虫子→青蛙→蛇→鹰板书:食物链3.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食物链?4.课件出示食物链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食物链。字。2.学生说出途中的生物之间“谁”被“谁”吃。3.学生动手制作卡片。4.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探究:这五种动植物之间有着十分密切食物联系,就像一条由很多连环组成的的锁链一样;5.学生观察后,用箭头的形式写出这些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的关系。6.学生归纳概括出食物链的概念。2.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具体形象地看到各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进一步感知食物链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食物链的概念。三.归纳与质疑1.归纳食物链的特点。再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上的画面,这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生物,把你看到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食物链连接起来①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看谁连的食物链最多。②汇报展示(把学生所写的食物链归纳整理后展示)青草→兔→鹰青草→兔→狐青草→鼠→狐青草→鼠→鹰青草→鼠→蛇→鹰③比较归纳食物链的特点1.学生独立写出自己知道的食物链。2.汇报所写出的食物链。3.小组合作归纳概括出食物链的特点。(课件出示)①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②位于食物链中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生态系...